最近倪敏然憂鬱症的自殺,成了電視和平面媒體一連串爭相報導的新聞,也刊登了不少有關憂鬱症的議題。撰寫這篇文章似乎需要有更不一樣的角度來探討,好讓讀者對憂鬱症有更深入的瞭解。本文將包括憂癒症的類型、憂鬱症的原因、和治療的方法。
面對生命中不如意的事情,總是會讓人悶悶不樂。但是當你感到憂傷、孤獨、耗盡、絕望、和經常生氣,導致無法過正常生活的時候,很可能你是患了耳熟能詳的憂鬱症。憂鬱症是世界衛生組織所宣佈21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據報台灣也至少有15﹪的人口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影響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它影響個人與家庭和朋友的關係、工作的能力、學習的效果,甚至干擾了正常的飲食和睡覺模式。憂鬱症大部份是可以獲得改善獲得治癒的,但是若忽略了醫治的話,症狀很可能會持續幾個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如果持續不接受醫治,甚至會導致自殺的下場。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不分年齡、種族、階級、或性別。在所有罹患憂鬱症的病患中,大約只有10%的人口接受所需的治療。事實上,大部份的憂鬱症,包括重憂鬱症,若得到適當的治療是可以獲得改善的,甚至是可以得到痊癒的。
根據《大紀元時報》2004年6月3-9日的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對美國三萬一千個美國成人的健康調查報告,顯示禱告是最常用的醫療替代療法;有52%的美國人為自己的健康禱告,有31%的人接受他人的禱告以對抗疾病,有23%的人為了健康參加禱告小組。這項研究也同時指出,有75%的美國人採用輔助和替代醫療方法,當被問及他們是基於什麼理由使用輔助和替代療法,其中有28%的人說是因為常規的西醫無法解決他們的健康問題。
Like Us on Facebook
教牧諮商師所做的超過宗教團體或教會所能提供的支持或鼓勵,它提供的是涵盖宗教和靈性向度之可靠的治療。諮商和心理治療不只是當前世界的趨勢,靈性的向度於諮商和心理治療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在1996年三月的《美國週末》(USA Weekend)雜誌的一項調查報告,幾乎有三分之二(63%)的回應者認為醫生應當與他們討論靈性的信仰,當問到有否醫生與他們討論靈性時,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此經驗。同年,《今日美國》(USA Today)的調查也顯示有79%的病患認為醫生應當考慮他們的靈性需要。
為何靈性的向度會受到重視呢?有四個理由,它們分別是:(1)大部份的病患(個案)有宗教信仰,他們從宗教信仰得到安慰;他們在疾病、改變、和難以控制之情況的時候,以宗教信仰來減少壓力和維持情緒的平衡。(2)宗教信仰影響治療的行為。宗教信仰不只影響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它也影響了一個人接受治療的態度。特別是當治療無效的時候,人們可能通過禱告或求神問佛,等候神蹟。信仰讓人們保持希望,不致於提早放棄(即使放棄是最適當的決定)。(3)宗教信仰影響健康。截至目前大約有超過1200項的研究檢視宗教與健康的關係,絕大多數的研究都證明宗教對健康有正面的影響。它使病患提早治癒、降低自殺和毒品濫用率、促進正向的情緒、強化社會支持、延年益壽、和增強免疫力。(4)宗教與醫療本為一體。長久以來,在人類的歷史裡宗教和醫療都走在一起,強調人們的靈性需要並不是新鮮事,直到佛絡依德(Sigmund Freud)之後,宗教與醫學才完全的分道揚鑣。(Koenig, 2002)
基於上述的理由,教牧協談師將是當今醫療團隊中治療憂鬱症不可或缺的夥伴,因為教牧諮商師不只對聖經和神學有深厚的素養,而且也對人性和心理諮商有更深入的瞭解,它符合了今日教會和社會的需求。
憂鬱症的類型
憂鬱症就像其他的疾病一樣有不同的類型,最常見的有:(1) 重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和(2) 輕度憂鬱疾患(Dysthymic Disorder)。
(1)重鬱症,又稱臨床憂鬱症(Clinical Depression)。它是精神疾患中最常尋求幫助的疾病,也是最常被醫生冠上的標籤。它的診斷必須詳細瞭解病患的歷史和心理診斷,它更必須遵守嚴謹的診斷準則。它通常是由一些症狀的組合,而且嚴重影響了生活能力,諸如工作、睡覺、飲食、人際關係等。重鬱症的診斷有五個重要的準則:(a) 持續在兩週內同時有五項或更多的症狀發生(包括:1) 持續感到憂傷、焦慮、或空虛;2) 對往常所喜歡的嗜好和活動,甚至是性,喪失興趣;3) 感到無望、悲觀;4) 感到罪惡感、無助、沒價值;5) 失眠或嗜睡;6) 飲食或體重明顯的改變;7) 沒有活力或疲憊;8) 重複有死亡或自殺的想法,自殺未遂;9) 心情煩躁或易怒;10) 無法專心、記憶、做決定;11) 久病不癒,如頭痛、消化異常、長期疼痛 );(b) 那些症狀於臨床上造成在工作、社交、和個人弁鄋瘧Y重影響;(c) 那些症狀不符合混合發作的準則;(d) 此疾患並非直接受藥物治療(包括醫生的處方)或毒品的影響;和(e) 此症狀無法以喪慟反應做更佳的解釋。
(2)第二類是輕度憂鬱症,又稱為慢性憂鬱症(Chronic Disorder),大致上有6﹪的成人罹患慢性憂鬱症。它的發作不像重鬱症那樣密集,可能持續好幾年(成人為期至少兩年,兒童和青少年為易怒至少一年以上)。一般來講,它不會影響食慾或性慾,通常也不會有嚴重的煩躁和自殺的想法。雖然這種疾患不像重鬱症那麼嚴重,但是罹患這種疾患的人通常會經驗到沒有活力和疲憊、負面的想法,對生活感到不滿和無望。许多患有這種疾患的人有時也經驗到重鬱症,它叫做雙重憂鬱症。對兒童和青少年,憂鬱的症狀包括學業表現不佳、同學的互動困難。
憂鬱症的原因
有釵h因素會導致罹患憂鬱症,對有些人來講憂鬱症可能有須多因素的組合,對另一些人來講可能只有一種因素就會爆發憂鬱症。憂鬱症的原因通常包括下列的因素:
1.生活壓力事件。親友重大的疾病或死亡、離婚、生涯危機、搬家、財務問題、或任何非自願生命模式的改變,都可能成為憂鬱症的因素。研究也顯示,壓力源如社會的隔離或是早年生活的缺乏,都可能導致頭腦弁鄋漸瓣[改變,增加憂鬱症狀的可能性。對某些人,壓力的生命事件會造成憂鬱症的復發。
2.嚴重或慢性疾病。據研究,有60﹪的慢性疼痛病患罹患某程度的重憂鬱症。有些疾病與憂鬱症相關,諸如中風、心臟病、癌症、甲狀腺病變、糖尿病、巴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 )、老人癡呆症、或是賀爾蒙異常。當那些疾病與憂鬱症併發的時候,憂鬱症往往被忽略而沒醫治。通常憂鬱症是可以治療的,即使它與其他的疾病併發。
3.藥物(處方)的副作用。有些藥物會有憂鬱的副作用,比如關節炎、高血壓、心臟病、以及氣喘和肺部相關的藥物。有時候,當某些藥物一起服用也會造成無法預測的副作用。當你有不同的要藥須一起服用時,需要與醫生和藥劑師討論可能的副作用。
4.生理因素。據遺傳學的研究,腦部化學的失衡與情境的影響會導致憂鬱症。當人憂鬱的時候,神經巡迴系統會影響情緒、思考、睡覺、飲食、和行為的正常運作,同時神經細胞用來溝通的神經傳導化學物也會失去平衡。
5.憂癒和焦慮併發症。根據研究,憂癒症有時會與焦慮症同時存在(如恐慌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疾患)。研究也發現,當憂鬱症與其他症狀(如胸疼、頭昏、和呼吸困難)併發時,也會導致自殺行為。憂鬱症的高危險群包括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恐怖事件、以及生體傷害或恐嚇之痛苦經驗的人。
6.毒品濫用和成癮。預估大約有25﹪的毒品濫用者會罹患憂癒症。
7.家族歷史。證據顯示憂鬱症是有遺傳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只要家族中有一人患憂鬱症,其他的家庭成員就會患憂鬱症。同樣的,家族中沒人患憂鬱症,也並不意味著你不會患憂鬱症。
憂鬱症的治療方法
下面介紹不同的憂癒症的治療方法,由於每一個病患的情況不同,因此選擇治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以特殊的技巧專門治療憂鬱症。心理治療提供安全、舒適、和信任的環境幫助病患紓解心中的壓力和疑惑,而後瞭解,最後達到從憂鬱中回復原來的健康。大約需要6~8次的治療面談才開始有明顯的改善。依據症狀的嚴重性和其他的因素,所需治療時間因人而異。
2.藥物治療。抗憂鬱藥物通常是治療憂鬱症的方法,由於它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達到消除生理症狀的效果。開始藥物治療之後,大概在一兩週內就之後就可看到輕度的改善,明顯的改善大概要三到四週之後才發生。
3.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並行。在某些情況下,無法單以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達到病患或治療師所要的快速得到醫治。對那些慢性憂鬱症病患,結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4.教牧協談。它是一種獨特的治療模式,它運用心理學的瞭解和靈性的資源來使人得到醫治和成長。據一項美國全國性有關治療心理和情緒問題對靈性和信仰價值之態度的調查,發現69%的回應者認為靈性的信仰、宗教的價值、和心理健康有密切的關係,並期待找一位能整合靈性價值於治療歷程中的心理健康專業治療師。我個人認為當以上述四種方式治療憂鬱症的時候,都可以適當的把信仰(禱告)帶入治療裡面(以不侵犯病患為原則,須獲得病患的允许),因為人所不能的在神事事都能。
結語
在筆者近30年的臨床工作中,最近幾年治療憂鬱症病患特別有心得。發現憂鬱症往往與家庭有密切關係,因此在做治療的時候常會與家族治療互相配合,其效果經常令人興奮,在衛理神學研究院附設的衛理諮商中心有些令人鼓舞的例子。由於教牧諮商師將會幫助越來越多罹患憂鬱症的信徒和個案,與精神科醫生的密切合作勢在必行,特別是對那些患重度憂鬱症的人。我們相信將來精神科醫生將會越來越少的時間可以與病患談話,而更專精於疾病的診斷、開立處方、和監控治療的反應。教牧諮商師與精神科醫生的合作,將可以提供病患藥物治療之外的靈性和心理需要。因此,如果教牧諮商師和其他的心理健康專業盼望他們的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與結果,這種合作關係是不可少的。
「全人醫治」的理念由來已久,可是在近20年來才獲得更多的共識。「全人醫治」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須。「全人醫治」包括身體的健康、情緒的穩定、社會(人際)的和諧、認知的豐富、和靈性的平安,但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合作是唯一的路。這個合作不只是教牧諮商和精神醫學的合作,更須包括心理師、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和其他專業的合作。最後政府資源正確的投入,甚至是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應當更積極的推動。衛理神學研究院也正積極的栽培有能力、信心、和愛心之專業教牧諮商師。
(作者是衛理神學研究院院長、台灣教牧關顧協會會長、台灣教牧協談學會理事長、及台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理事長。也是美國合格的心理師及婚姻與家族治療師和認證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