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鼓勵更多的教會繼續表達對貧窮人士的關懷,「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在1月10日舉行了「貧富懸殊下的香港社會-關懷貧窮家庭、官商民有責」研討會。藉是次研討會,討論香港教會
如何改善社會貧窮問題,另外亦希望社會各界及教會更多擔當貧窮問題。
「教會關注失業行動」於2002年4月創立,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與「教新」合辦,目的為協助失業人士,以實踐教會的關懷與愛心。兩年來,「教會關注失業行動」籌集了300多萬元,幫助超過1000人創業及就業,同時教會和機構合作設立了求職熱綫,提供各種輔導工作等。
「教會關注失業行動」主席李炳光牧師表示,「由三個代表香港教會的機構合作舉辦這次聯合行動,是合一見證的新突破。」
「跨代脫貧」
「教會關注失業行動」呼籲教會就此作出「跨代脫貧」教會關懷行動,開放教會場地予貧窮兒童、為兒童提供免費學業輔導,提供免費的社交活動、顆伴同行計劃等,並為是項計劃,作出愛心奉獻。「教會關注失業行動」仍繼續在四個地區提供失業支援服務,並透過「失業支援熱線」,提供輔導及援助。
主席李炳光牧師表示,現在強調「跨代脫貧」,希望引起社會的關注這一代,幫助這一代。
Like Us on Facebook
「教會關注失業行動」表示改善本港貧窮現象,需要政府部門、工商企業、民間力量如社福團體及宗教團體等一同合作,協力在不同層面作出貢獻。
反對設立貧窮綫
研討會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蘇成溢牧師主持,會中社會各界別的講者,就本港社會貧富懸殊問題發言及討論。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蔡元雲醫生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周永新教授均表示,「貧窮是罪惡」是完全錯誤的説法,有信仰的人更不應該傳達這樣的信息。他們同樣表示:反對訂立貧窮綫,因爲這樣只會令社會更加的分化。
周永新教授說,訂立貧窮綫等於讓這些人逼迫或依賴政府幫助他們。他提出有幾個數字讓大家注意:在50萬領取政府綜援的人當中,超過10萬是有工作能力的,而16至25歲之間的人有8千至9千人。他指出教育給人出頭的機會,希望政府不是給他們魚,而是給他們網和捕魚的方法。
具體行動的建議
蔡醫生表示,短期工作作用不大,希望政府能先做「需要評估」,針對問題的根本改善教育方案,幫助脫貧。他就幾方面的改進提出建議:要培養和裝備他們成爲知識型人才;發展多方面的事業,比如是體育康體事業、廚藝事業和創意工業等;幫助一群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人,例如是有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等的學生;為失去生活動機的人提供康復的措施,如吸煙、吸毒和犯罪的青少年,先改善價值觀點問題更為重要;還有是發展0至3嵗的早期教育,因爲研究表明這3年是兒童成長的最關鍵的時刻,但在香港很多人往往忽視。
蔡醫生表示,教會是有實力的群體,教會要挺身而出,幫助他們跨代脫貧,建立與官商民溝通的,香港才盼望的。
代表商界的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會計部經理鬍子翔先生,以基督徒的身份,分享了「新鴻基」通過捐款、基金、慈善大使、提供職位等去幫助貧窮人士,更有福音聚會、啓發課程、團契和查經時間從靈性上關心他們。
會上並由工業福音團契總幹事余妙雲女士簡介了本港社會的貧窮現況。
通過是次研討會,加深各基督教團體了解香港社會貧窮問題,更加強各團體之間的合作和溝通,相信日後香港基督教界能更加強合作,以基督的愛幫助香港社會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