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大福音》現象反思——教會要構建真正的媒體
關於《猶大福音》在神學上所犯的根本錯誤,全球釵h著名牧師亦進行了非常尖鋭的批判。本報亦進行了多次報道,態度十分明確。現在我們暫時不從神學的觀點來看《猶大福音》,而是換一個角度,看一看在整個《猶大福音》事件中,世俗的媒體到底發揮了多少推波助瀾的作用。
-
基督新報——願為福音力吹號角!
4月7日對於基督新報來説,無疑是歷史性的一天——基督新報大家庭的新成員馬來西亞版誕生了!為何我們又設立一份全球華人教會間超宗派的報紙呢?二戰中蘇德戰場的一次典故也陳鈰鬻韞[形象的説明。
-
建立福音擬態環境,喚醒信徒為真道爭戰
不到50年前才正式開始的同志運動,採取了十分積極有效的策略:他們透過宣傳、教育、立法等種種手段推廣自己的一套理念,至今已非常成地翻轉了人們——尤其是新一代年輕人,對同性戀的看法。在這過程當中,媒體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
感恩節的啓示:靠神得生
如今,感恩節不僅只屬於美國的基督徒,而是早已成爲世界性的節日。各種膚色、各種國籍的人、信徒和非信徒,都在這一天或多或少地慶祝一番,更少不了分享美味的感恩節火雞。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記得感恩節最初的意義,是否記得一顆感恩的心呢?
-
布殊,站在缸瓦市「教變」的門前
布殊總統訪華,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上教堂做禮拜,把在主日敬拜神放在比其他一切都更優先的地位,甚至還早於他此行將要會晤的大人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為他安排的歡迎儀式。這對生活在中國的數千萬基督徒弟兄姊妹來説,不啻是一個充滿了鼓舞與激勵的舉動
-
從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國傳道人:「我在日本『織帳篷』,也在等復興」
基督日報採訪了一位現居日本大阪的80後中國傳道人蔣道,瞭解他為何從信仰「飽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堅持宣教異像。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方濟各遺產引發討論 華人牧者關注其對全球格局與信仰影響
華人牧者陳佐人直指已故教宗方濟各在諸多爭議中「明哲保身」。作為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陳牧師擁有深厚的神學背景,曾師從天主教思想家並長期在天主教大學執教。他以特有的幽默和洞察力,講述已故教宗的生平,甚至調侃美國天主教的信仰困境,稱他們「難以找到信仰的家園。」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