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的画像:地理学观点

摩西是个怎样的人?固然有些人说摩西是个谦卑的人(民12:3),然而也常听到有人从摩西失手打死人之后逃往米甸寄居四十年(出2:11-15)这一件事来推断当时摩西血气方刚(年约四十岁,徒7:23)想用人的方法来解决事情才犯下这场大错,而神的旨意就是要藉著在米甸牧羊的工作来磨练摩西的耐性及脾气。换句话说神要来磨掉摩西的棱角,塑造他的品格,因为神看工人比工作重要。用句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摩西的EQ不高,而米甸牧羊的经验好像"EQ达人营"一般,是神用来提升摩西EQ的一场训练会。

这种说法乍听之下颇有道理。特别是如果我们再点出另外两个摩西发怒的场景的话,似乎更可证明摩西的EQ仍有成长空间。场景一:摩西怒摔法版。摩西从西乃山领受律法回到营中时见以色列人拜金牛犊时"便发烈怒,把两块[法版]版扔在山下摔碎了"(出32:19)。场景二:摩西怒击磐石出水。百姓在旷野没水喝向摩西抱怨,神要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但摩西却失言又失手击打磐石出水,因此神发怒惩罚摩西不得进入应酗圻a(出20:10-11)。

当我们将这三个事件合并起来看并加以心理分析时,归纳所得的结论是摩西是一位个性急躁、容易发怒的人,而且正因为这个问题让他一错再错,以至于晚景凄凉,四十年之久辛辛苦苦地带领百姓出埃及,至终却被神惩罚只能远观迦南地而不得进入。摩西虽然想"上诉",但神的判决却是不得"上诉"(申3:23-27)。这件事真的是足为EQ不高的神的仆人引以为戒。

然而,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时,也扣畯怚i以问:如果神让摩西在米甸牧羊四十年的目的是要磨练他的耐性脾气的话,那么摩西的例子可以提供一个心理辅导的个案研究,那就是:四十年时间可能不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个性。因为四十年之后摩西还是一样容易发怒:摔法版、打磐石。针对这一点,也扣畯怚i以再思到底这是不是神差遣摩西到米甸牧羊的目的。

另外,也有学者认为米甸四十年是神要摩西学习作丈夫,父亲,及牧者。针对这个看法,也扣畯怚i以换个角度来问:摩西在米甸以外的地方是否也可以同样学到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牧的末牷H米甸这个国家(民族)到底有何特点?米甸的经验与神给摩西的使命(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有何关系呢?简而言之,关键点可能不只是神要摩西学什么末(what)?而是为何是在米甸学这些末(where & why)?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问:一个要带领成千上万在埃及为奴隶的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移民到三四百公里以外的迦南地去的领袖需要有何本职学能?首先,他必须要有内政、外交、军事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及领导才能。这些对一个一生前四十年长在埃及宫中的埃及王子摩西来说应该是必修的课程,正如司提反所说的:"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徒7:22)其次当摩西把以色列人一带出埃及之后直到他们进入迦南地之前,摩西需要什么样的本事?基本上,他需要具备当向导的才能。此时,米甸四十年的经验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们且从其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及生活领域来了解其重要性。

米甸这个国家(或民族)的地理位置一般认为是在阿拉伯半岛的西北方狭长地带或是东红海湾的两侧地带,但是他们的生活领域不限于此,因为他们的经济结构包括贸易及游牧。游牧民族的生活领域非常广阔。出埃及记3:1说:"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和合本这一节的"往野外去(rBdMh rxa)"原文直译是"往旷野的后边去",一些英文版都翻译成"往旷野远方的那边去"(to the far side of the desert/wilderness, NIV, CSB, NJB, NET)言下之意是那天摩西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牧羊。这种现象对游牧民族来说不足为奇。创世记37章中提到雅各打发约瑟去查看正在放羊的哥哥们平安不平安。那时雅各住在西伯仑山谷,而雅各的哥哥们在示剑牧羊,两地相隔有78公里之远(直线距离);约瑟到了示剑之后才知道他们又继续往北到多坍(离示剑直线距离22公里) (创37:14-17)那一次约瑟共走了超过一百公里的山路才找到他的哥哥们。可见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的生活领域是何等的大。

米甸人另一个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从事贸易。他们的足迹比牧羊的米甸人大得多,举凡迦南、约旦河东、阿拉伯沙漠、西乃半岛以及埃及都有他们的足迹。约瑟当年就是被卖给米甸人,那群米甸人是从基列(约旦河东)来要到埃及去(创37:25)。如果我们将这米甸人游牧及从事贸易的生活领域加起来,我们可说米甸人的网路遍布整个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与进迦南的所有可能路程。

摩西要具备一个向导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熟悉地形、路况、水源、气候等等在旷野求生的能力,否则整个以色列民族很可能就在那种恶劣环境中丧命。在那种地方往往一个风暴过后地形地貌也可能跟著改变,若不是长久生活在其中的人可能就面临困境。这很可能是为何神要摩西在米甸一待就是四十年的原因,好让他因著游牧而熟悉各种环境及状况的应变。即便如此,出埃及记15章记载以色列人刚过红海、眼见埃及大军葬身海底、大唱凯歌之后紧接著就记载"摩西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行,到了书珥的旷野,在旷野走了三天,找不著水。"(出15:22)摩西因而面临领导危机(出15:23-24)。由此可见旷野生活的艰困。

再者,摩西在带领以色列人在旷野的那四十年所面临的除了与大自然搏斗之外,还有与沿路上的各国各族之间的外交及军事上的问题。例如,摩西向以东王借路,说:"你的弟兄以色列人这样说:『…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不偏左右,直到过了你的境界…,我们和牲畜若喝你的水,必给你价值。不求别的,只求你容我们步行过去。』"(民20:14, 17, 19)无奈好话说尽以东王不肯就是不肯,还威胁以武力阻止他们经过(民20:20),以色列人只好绕道而行。结果是,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就怨讟神和摩西…"(民21:4-5) 摩西再度遇到领导危机。

综合以上所述,神一共用了八十年来预备摩西这个领袖。第一期四十年在埃及宫中接受学科与术科的训练,第二期四十年在米甸接受野外的实地演练。如此说来,如果摩西不是因为铸下大错在米甸关禁闭修身养性的话, 摩西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出埃及记2:11-17连续用三个摩西解救弱势的人的事件来作描绘: (1) 异族之间的冲突:摩西打死那欺压以色列人的埃及人 (2) 同族之间的冲突:摩西为受冤屈的人仗义执言 (3) 同行之间的冲突:摩西赶走欺负弱女子的那些牧羊人。特别是从第三个事件中我们看到摩西一个落难到异乡的人还敢与几个当地的牧羊人作对,俗语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可见摩西不但武弘玩j(埃及王子的养成训练之一),还是个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的人。正因为摩西具有这个特质他才配得神所赋予解救以色列百姓的使命。
  •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专访:富勒神学院教授Dr. Alexia分享拉美移民教会经验,启示亚裔移民教会

    作为一位牧师、教授,Dr. Alexia Salvatierra拥有38年牧会经验,并在美国的拉美裔移民教会中有深度参与及属灵影响。在最近接受《基督日报》采访中,她回顾了自己对拉美移民教会的研究、深入探讨了移民教会中代际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对话与和解来跨越这些代际鸿沟。她的观点不仅对拉美移民教会具有指导意义,对亚裔美国教会也有著深刻的借鉴作用。

  • 赞美之泉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将覆盖5国11城 培育新一代敬拜者

    全球华人敬拜音乐事工赞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近日正式公布其2025年亚洲巡回演唱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行程,涵盖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多个城市。这次巡回不仅包括敬拜赞美,还包含敬拜培训、女性特会及暑期儿童敬拜特会。

  • 狄更斯经典信仰作品搬上荧屏 《万王之王》预计复活节上映

    由Angel Studios制作的动画电影《万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计划于2025年4月11日全球上映。这部作品以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故事为基础,讲述了一位富有想像力的男孩在父亲的讲述中领略耶稣基督一生的传奇。

  • 观点:人工智能与社交媒体,基督徒应如何看待潜在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天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制作出了类似的人工智能模型,震惊了科技界(以及美国股市)。再往前几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结束第三方事实审查计划;2024年末,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社交媒体年龄限制法,以保护年轻人。技术变革已经主导了2025年的开始。AI对我们理解上帝和社区有何影响,全球基督教看法不一。

  • 美福音派收养机构继续关注中国收养问题

    自2024年8月中国终止跨国收养项目以来,近300个美国家庭陷入困境。美国福音派收养机构"生命线儿童服务机构"(Lifeline Children‘s Service)表示,会继续向特朗普政府寻求解决方案(拜登政府在最后几个月对此问题没有任何更新),期待其通过外交渠道对这一问题提供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