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国际妇女日代表了女性对平等、公义、和平和发展的追求。
国际妇女节在18世纪伊始植根,当时女性向父权社会发出挑战,要打破社会上对性别角色定型,如"女主内"的观念。1909年,美国第一个妇女节在2月28在全国举行,自始,国际妇女节开始在欧洲地区蔓延,受到奥地利、丹麦、德国、及瑞士等国重视,并进一步争取在工作上的权利。
在多年努力下,女性终获教育、医疗、投票甚至成为领袖的权利。至今在发达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包括在职场、政治、教会等已大大提高。而然在不少国家如中东地区,女性地位依然低落。
世界改革宗教会联盟﹙World Alliance of Reformed Churches, WARC﹚"教会复兴、公义及伙伴部"行政秘书Patricia Sheerattan-Bisnauth说:"这是女性庆祝的日子。"但亦同时指出:"虽然现时已有很多进步,但女性的权利仍未得到最好的保障。世界大部份最贫穷的人口仍是女性。"
在教会里,女性能否担任神职人员仍然是备受争议的问题。英国圣公会在10年前开始容酗k性担任神职人员,然而女性任主教的问题仍未达成一致。美国基督教最大的教派美南浸信会教义订明男女均可担任教会领导,而然只有男性才能担任牧师。
有趣的是,相比女权主义声音浩大的美国,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教会反而大多不禁止女性当牧师。据"美国之音"香港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国宗教的邓肇明认为,"妇女不适宜当牧师"可说是教派的深厚传统思想;而亚洲华人社区信仰基督教的历史比较短,中国和香港没有很深厚的传统,因此这种传统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力也较弱。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