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成書150週年,活水事工創始人Ray Comfort 24日宣佈要將一百萬本「智能設計論」版的《物種起源》分派給各高校學生。
Comfort表示,事工希望將書籍派給美國每所大學的學生,然後派至英國和世界各地。從上週起,他與其餘1,200名基督徒同工已將超過十萬本特別版送往美國所有頂尖大學。可是,大贈送卻引起無神論者的強烈不滿,斥責特別版根本就是在改寫他人的作品。
事工領袖、主持電視系列《主人之道》(the Way of Master)的Kirk Cameron強調,所送出的書是作者的原版翻印,絕對沒有半點修改,只是附帶了一個特別的介紹而已,其中包括對進化論的駁斥和指出進化論與希特勒及種族歧視的關連。
送書行動引發了一系列的反對行動,包括燒書,將介紹部分撕毀等,但是福音派人士無懼威脅,堅持送書和向世人提供另一種人類起源的觀點。專門審視社會、科學以及偽科學熱門話題的懷疑論雜誌出版商Michael Shermer表示,宗教與進化論是可以共存的。
Shermer在CNN專欄中寫道:「上帝如何創造生命並不重要,是通過神跡般的話語或祂所創造的宇宙自然動力。上帝顯赫的作為都為世人之敬仰。信徒應該接納科學,尤其是進化論所彰顯出的前所未見的神聖而壯麗景象。」
另外,亦有神學家不願接受進化論與基督教共存的看法。
美南浸信會神學院主席R.Albert Mohler, Jr.博士表示,進化論其實暗示了自然選擇是機械化的,並無上帝作為的蛛絲馬跡。他辯駁:「上帝不只是在為已經創造的事物加上修飾,也不只是在做推進自動化演變過程,更不是等待祂做實驗的結果。如創世記所指,上帝創造世界的目的是要通過基督的福音彰顯祂的榮耀,和以其形象創造人類以作為其立約的對象。」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成書150週年慶一方面是進化論支持者紀念人類歷史上被看為最重要的一套理論,同時也成為了創造論學者駁倒達爾文進化論的紀念日。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