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自传:修女狱中感化成基督徒 抢劫犯变孝顺乖乖仔

古天乐
古天乐

一提起古天乐,人们想到的是他英俊帅气的形象,及其塑造的经典荧幕角色《寻秦记》里聪明机智的项少龙,《神雕侠侣》中亦正亦邪杨过,还有《河东狮吼》中潇洒儒雅的陈季常等等,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谦卑低调的基督徒。

古天乐在基督教中学念书,受到信仰的熏陶。他应台湾出版社之邀,曾写作了自传式的写真书《寻乐记》,在书中谈到生活与信仰。小时候,他和弟弟最爱游泳,只要听说要去玩水,前一天就开始就和弟弟祈祷,希望天公造美, 求隔日千万别下雨。

他在书中还坦诚地披露了二十岁时坐牢的前因后果和狱中的生活点滴。"当时的我二十岁,年轻、有大好的未来,但是身边却围绕一群不务正业的朋友,没多久即惹祸上身。那时讲义气愿意承担一切,而换来的却是因为抢劫一位女子而成为他人眼中闻之色变的抢劫犯。"

古天乐说监狱"就像一个娱乐圈的缩影,里面龙蛇混杂"。服刑时好友竟然横刀夺爱,古仔大受打击在狱中打架,每打架一次,加刑一个月,最后刑期由原来的一年多变两年整。

那段期间,耶稣基督是他最大的支柱。"其实在里面我最大的支柱是耶稣基督。偶尔在礼拜六、礼拜天都会去上课,但是有一次我真的被一个人感动了,那是一个70岁的修女,她每次和我说话都会说到自己哭,教我怎样做人,不是只讲她自己的事,常常见到她热泪盈眶,温柔地说:『人生经常面对不同的挫败,只要有勇气,敢去面对,敢去承认,总有一天会再次站起来。』那时我的内心不停地翻滚,不仅是因为她地存在,更是为她心疼我所落下的泪。 "他书中写道。

"真的好感动,深深感到她是真的掏心出来教我,我对自己说你如果这样都还不听话,真的不是人!我清楚了人始终要长大,不可以永远躲在自己的躯壳里,在原地踏步。她影响了我的一生,后来我遇到朋友有错,都会把修女的话拿出来说。出狱以后我做任何事都很拼命,因为我希望要是有天在街头碰到她时,能够擡头挺胸地告诉她,我没有令她失望。 "

古天乐在狱中找回了自己,出狱后努力工作,后来由于偶然的机会进入演艺圈。他一路星途顺利,高价片酬,再加上广告、代言、商演等机会,让他吸金无数。然而,他并没有专注享受自己的生活,而是默默低调地做起了慈善。

有报道称,他2008年因目睹四川地震摧毁了很多人的家园,甚至失去性命,学生读书的地方也没有了,因此成立了"古天乐慈善基金"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些年,古天乐在中国内地内地捐建了61所学校,学校所在地都是内地比较偏远的地区,主要用于帮助贫困的学生。

当有记者问起这件事,他却透过经纪人回复说不想透露,只是本著做善事的心,不想讲钱,也没有目标要捐建多少学校。他还表示自己有少少成就,有能力就帮忙,他会一直做下去。据悉古天乐除了捐钱,也会派专人监察工程进展,要求安全的建筑。

古天乐虽然身在光鲜的演艺圈,但却并不迷恋其中,是个恋家孝顺的孩子。他和父母住在一起三十多年,始终不想离家。

他在书中写道:"有次到内地工作,打电话回家,听到妈咪大叫:『儿子啊!怎么样啊?』话筒里的那一端似乎很热闹,不断地嚷著:『快把炉火关掉,汤快烧干了……』令我觉得还是自己的家庭温暖,很想赶快飞回去陪大家一起吃饭。那时我真的深深地体会到家人在我生命中的分量,我体会到这一生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事业,而是家庭。"

他的爸爸是早期粤语片的明星高峰,高大帅气却非常爱家。"基本上他和妈妈都很疼我和弟弟,一有时间他就会带我和弟弟去旅行,而每次到了郊外,我们一家人就会照很多相。每一次看到爸爸揽住妈妈照相,妈妈都甜丝丝地笑,我就觉得他们好恩爱。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爱情可以天长地久,就是他们身上看到的。"

古天乐和父母关系很好,平时总会留意老人需要什么,哪些东西需要更换,然后给他们买合意合用的礼物。他还会帮爸爸他办生日酒,买他爱吃的东西带回家给他,或是尽量多的和他说说话,陪他出去走走。 但他谦卑地认为,这都是作为儿女应该做的,谈不上是孝顺。

"很多人说我孝顺,但我觉得照顾自己的父母和家人是人类生存的规则,并不需要特别的赞美,因为爸爸妈妈在我们小时候也是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提供住所,当我们念书时给零用钱,因此我现在买了一栋大一点的屋子给爸妈住、赚钱给他们花、也是应该的,而不是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