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下称"文艺")成立60周年,刚过去的周六(12月3日)约130位好友共赴感恩崇拜,并齐享宴筳,共颂主恩。
感恩崇拜邀请得中国三自爱国委员会秘书长徐晓鸿牧师专程来港证道。原来文艺与中国大陆深有渊源。1951年由数位从上海来港的广学会成员创立了文艺,原名为"基督教辅侨出版社",至1965年改名为"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因此文艺秉承广学会的精神,以香港为据点服侍华人信徒。
崇拜上文艺同工献唱《巧工巨匠》以贺出版社周年之喜,并向神呈献六本近年出版的书籍。最后圣公会西九龙教区苏以葆主教祝福差遣。
文艺当日亦在《明报》刊全版社庆特约专辑,向公众介绍出版社推动文化事业的理念及使命。
前任社长述恩
于94至99年任文艺社长的苏成溢牧师及99至07年的社长冯寿松执事上台分享。苏牧师提到自己任内神的恩典,在97年间文艺透过出售物业得到一笔大的款项,以致财政有丰富的根基,并能令日后的出版无后顾之忧,不怕亏本,亦无需与很多机构一样因资源问题而搁置部份出版计划。他又认为在97年的大气候时将大福气给文艺有神的美意,使文艺能将祝福给香港、大陆以至普世华人信徒。
冯寿松执事亦逐一数算了在文艺任内神的恩典,包括在圣公会何明华会督同意下在圣公会迎宾馆首设办事处,及后先后购买多个地址作门巿及办事处等,令文艺渐具规模。此外又提及苏成溢牧师任内卖出物业款项除了用作投资收息外,更能出版书籍送赠予国内十多间神学院等等,从开始到今天神的恩手一直引领文艺的发展。
徐晓鸿牧师证道
徐晓鸿牧师证道时表示,无论是口述讲道或是文字出版目的都在传好福音。然而要做到传好福音,源头及方法都同样重要。福音传承自耶稣基督,昔日使徒从主领受福音后代代相传,至今天要按正意分解而不搀杂私念。他称赞文艺坚持以耶稣基督为源头传承讯息,不为巿场,亦不随波逐流随众改变初衷,肩负社会责任为基督作见证。
他又表示传扬福音的方法不对事倍半,反之则事半
倍。他提到中国教会缺乏使徒彼得那样的奋兴布道家,可造成一次讲道令三千人悔改的奇迹,但他认为中国基督徒加入教会的数字增长迅速,当中"腓力式"的传道方法
不可没。腓力只叫拿但业"你来看"将他带到耶稣面前,今天很多国内信徒非用口说,乃以自己的好行为及见证将人带到教会,令中国教会大大发展。
他又提到今天虽然电子、网络等媒体蓬勃发展,但传统媒体的力量更流传广远,文字出版比起口传达到更远的地方,受众更广,影响亦更大,鼓励文艺同工坚守岗位在内容上把关,继续努力写下荣神益人的篇章。
得牧长支持者祝贺
多位出席支持文艺的前辈牧长透过本报向文艺表示祝贺。曾任文艺出执行委员及出版委员的曹敏敬博士与文艺同工廿年。他认为文艺出版作风优秀,不单出版学术机构的书籍,亦透过翻译原著凝聚世界基督教文化,将出版业事业带进好的层次。
由70年代已开始支持文艺事工的丘恩处博士曾任文艺的教育编辑,为文艺写中文圣经注释。他表示事奉期间与多位社长共事,看到他们热心为基督教文字事工努力,推出了很受国内外人欢迎的著作。希望更多人参与此事工,将主道发扬光大。
文艺出版委员会主席、支持文艺十多年的陈衍昌牧师认为很多外国的出版只著重传福音而忽略文化的建立,对文艺坚持秉承及保存广学会的精神,致力于文化建立表示欣赏。而现任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总干事的蒲锦昌牧师参与文艺的工作四、五年,他欣赏文艺出版有深度、有份量的学术书籍,认为对华人教会有长远的贡献。
-
2025全球守望名单:3.8亿基督徒遭逼迫 北韩踞首位
监察全球宗教自由机构"敞开的门"(Open Doors)公布2025年《全球守望名单》(World Watch List),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8亿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极高的逼迫,其中中亚和非洲国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