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班亚尔人相信死人能够讲故事,因此,他们的家庭的成员经常聚集在一起,举行一种名为马图尔达尔(Maatur Dhar)的仪式,来听死去家人的忠告与警告。班亚尔人是奉行泛灵信仰的穆斯林。 班亚尔人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族群,他们拒绝接受印尼政府、外来者以及一般教育;故此,他们的改变很缓慢。绝大多数班亚尔人居住在农村,他们的房子建造在河边高高的支柱上,没有稳固基础。少数人居住在城镇和城市,还有一些人甚至迁移到沙乌地阿拉伯。 班亚尔人现在全部是穆斯林,但在历史上,他们曾经信奉佛教和印度教,直到1526年,一位反叛的班亚尔王子为了获得军事援助,决定归信伊斯兰教,此后这个族群才成为穆斯林。班亚尔人拒绝接近基督教,归主的基督徒,会被家人驱赶出去,遭到迫害,甚至被杀死。目前只有很少的班亚尔基督徒。
祷告:
祈祷所有班亚尔家庭都相信福音,并且在这个族群里见证福音。
经文:
祷告的幅度"你们祷告、无论求甚么、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
默想:
你想知道祷告的整个幅度吗?它感觉怎么样吗?那么就开始用诗篇祷告吧!大卫王是个祷告的人,可是他的祷告涵整个情绪和所有他关心的事。大卫在神面前无拘无束,他大声呼叫,抱怨,欢喜快乐并且歌唱。他意志消沉,心烦意乱,他感恩而且谦卑下来。大卫在神面前是一本敞开的书,而神说:"这是合我心意的人。"
祷告把我们放在全能的神面前,在祂没有难成的事。我们能自由说出心里的感受,神不会局促不安或被得罪,祂给我们自由说出心中的话。当我们进入这种祷告时,就发现一件重要无比的事,祷告不是为神做,是为我们自己做。 祷告不是神定规的一种正确属灵手法,好叫祂改变心意,或注意到我的需要。神早已晓得我的一切需要,我祷告不是要说服神为我或别人做些事。神是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不需要有我的意见或讨好之后才行动。可是祂渴望我来和祂沟通,祂要听我想说什么,不是因为这是新闻,是祂晓得当我用祷告和祂沟通时,我是在寻求祂的面,而这让祂欣喜。 我的父亲几年前去世,在他离世前我们常用电话聊天,他从不厌烦听到我的声音。不管我说什么,他总是爱听,纯粹是因他是我父亲。他要我多说,他只是做听众也可以,这是他向我传达爱的方式。我的祷告不多于也不少于向我的天父传达爱,祂愿意倾听,祂要我倾诉衷肠,在这过程中,祂晓得我会发现一件极重要的事,祂爱我。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