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會社關研討會:華人宗派教會社福立場分歧

浸信會社關研討會 吳國傑:社福相連沒絕對立場
浸信會社關研討會 吳國傑:社福相連沒絕對立場

基督教社會關懷歷史源遠流長,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吳國傑教授在一研討會析解早期教會、宗教改革、現代教會對此的立場,例如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加爾文的社關同光譜不同顏色;現代華人教會自稱福音派,但宗派之間社關立場分歧。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教會歷史)教授吳國傑在研討會,以「古今社關活出真道」為題,指出福音是好消息耶穌為人開闢一條得救之途,意義上對不同羣體有不同定義和理解,可以是一種見證責任、傳道途徑等,因此福音的光譜寬闊從人個人至社會。

早期教會:聖俗二分

吳國傑繼而講解教會歷史的社關發展, 早期教會的基督徒與當時代的文化相違背,不參加社交活動,例如競技因競技場帶有異教獻祭的含義;不去浴池,第二世紀浴池男女混合代表淫亂的地方;不去敬拜異族的神,縱使當時的人視為祝福國家。

君士坦丁堡時期基督教成為國教,早期教會將社關作為「福音真諦」,將天國降臨在羅馬帝國,整個帝國按照基督和教廷的旨意來行,當時的信徒覺得天國已經降臨。

在中世紀分別有羅馬公教的方濟會見證為責任亦積極服侍周圍的人,道明會是傳道組織帶領異端回轉,透過教育社會服務領人歸信主。

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加爾文 社關同光譜不同顏色

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著重見證責任,強調因信稱義,較不重視基督徒行為,而是內在的義作為實踐信仰的途徑。

加爾文則強調整個社會的改革,希望在日內瓦建立理想的基督徒城邦,以致人們嚮往,在日內瓦的新移民多於原住民。綜合初期教會福音與社會關懷有4點特色:1. 多元的現象立場不一;2. 傾向因應當時環境加以選取;3. 愈得政權支持愈強調社會關懷;4. 對何謂社會關懷卻有不同理解,初期本著服侍社會但是到羅馬政權統治下整個體制也在變化,不過實質立場並非明顯分割,例如馬丁路德與加爾文在光譜中偏重不同顏色,大多數都不會選擇單一立場。

現代教會:自由派、基要派、福音派異同

到了現代教會,啟夢運動思潮下基督教信仰受衝擊,自由派、基要、福音派對於社會關懷的立場各異。

自由派羣體強調,社會福音的立場,社會關懷就是福音的真諦;基要派視社會為敗壞,對外的愛心行動只是見證的責任;福音派嘗試修正兩邊的立場,就是部分福音加上傳道途徑。

自由派的社會福音運動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督教的一個思潮,末世觀傾向後千禧年派。基要派是自由派的一種反動,20世紀初美國興起的運動,著重聖經按字面解釋恪守聖經字句無誤和權威,末世觀傾向時代論前千禧年派。福音派始於20世紀基督教圈子的一個超宗派運動,強調聖經默示無謬誤,是信仰和實踐權威指引,並且注重廣傳福音及因信與上帝建立個人的關係,對宣教有熱誠和迫切,末世觀傾向歷史性前千禧年派。

現代華人教會:福音派立場 宗派之間存分歧

現代華人教會多數自稱為屬於福音派立場,實際上不同宗派與教會有不同偏重,今天的香港華人教會在福音派立場中仍存在分歧,有些比較注重「部分福音」立場,例如聖公會、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衞理衞理聯合教會;也有教注重「傳道途徑」的立場,例如浸信會、宣通會、播道會。

吳國傑總結,社會服務與福音應當相連,沒有絕對立場,而且切勿誤解政教分離,並非完全不理社會政治。

該次研討會為迎接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40週年,於10月15日舉辦基督教社會關懷研討會2022,主題為「傳承主愛 擁抱時代」,神學院教授及教牧主題演講;教會代表、社福界專業人士及不同羣體帶領工作坊。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