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牧者谈追求成功 重申"因信称义"重要性

faith.png

信徒在基督的十字架里,是因信称义的。(图: 网络)在今天的社会,人人都追求"成功",世界亦为"成功"下了一个与物质生活密不可分的定义。深圳一位牧者讲道,提醒今天的基督徒要反思一个问题︰到底我们要追求"基督"还是追求"成功"?

信徒因信称义,并不因好行为得著救恩

他说,首先基督徒要肯定自己是"因信称义"——我们的罪得赦免只因耶稣基督白白的恩典,而不是靠表面的行为。他引用加拉太教会的例子,指出信仰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而信徒很容易会遇到一个深刻的问题︰"信仰时间一长,就看不到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开始靠著自己的行为夸口"。

论到今天传福音时面对的争战,他说人们不追求生命之道,而只是为了建立表面的好行为,靠信仰修身养性,获取成功。但是,信仰的核心是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救恩将我们从罪中救出来,我们应做的是在生命的道上跟随神,真心顺服神。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不同,强调的不是表面的好行为,而是人的内心是否以神为本,行为的动机比行为本身更重要。

较正心态,不要走向两个极端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基督徒不著重外在的行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追求成功;因为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应不应追求成功,而是我们的心态。倘若我们的牛命在主里面慢慢成长,我们深深明白到自己所得的一切都只因神白白的恩典,当我们得到成功时,自会懂得谦卑地将荣耀归给神。

牧者又谈及对信徒的另一提醒,就是不要因信仰不著重表面行为就认为我们可以随便放纵自己。信徒不应只重视行为,但也不应走向另一极端——滥用基督的恩典,放任自己,因为这样只会让灵魂受苦。信徒要儆醒,不要全然陷入律法或情欲中,因为两者都不是神所喜悦的。

信仰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信徒在思想与行为的争扎中难免会有感到迷惑的时候,在属世与属灵生命的平衡上也必有软弱的时候。这位深圳牧者提醒我们:神的恩典就像阳光一样,每天伴随我们,我们应全心投入在基督的道中,先较正自己的意念,再以行为展现我们心中所想。无论我们是否"成功",能荣耀神的只有谱卑的心。

  • 印尼Arise领袖高峰会启动 呼吁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印尼Arise领袖高峰会启动 呼吁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为期四天、旨在动员亚洲新一代基督徒领袖投身普世宣教的"Arise领袖高峰会"(Arise Leadership Summit)于周一在印尼开幕。开幕式以多彩的文化庆典、敬拜,以及以"亚洲兴起为宣教力量"为主题的专题演讲拉开序幕。

  • 从圣经看21世纪门训契机 牧者吁华人教会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上,于宏洁牧师向与会牧者发出呼吁:华人教会应当把握门徒培训与属灵传承的契机,让下一代信徒成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