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出版聯會10月27日書展期間發佈《基督徒閲讀調查》 結果,調查顯示沒有讀基督教紙本書的人數略有上升、閲讀為個人興趣、太忙碌妨礙閲讀、市面最缺乏社會文化議題書種,建議紙本書和電子書雙線發展,同時舉辦活動提升基督徒閲讀習慣。
閲讀紙本書趨勢下降
劉忠明博士指出,今次調查目的與2018及2020年比較,分析閲讀習慣的改變,以助機構調節出版方向。
調查在今年6月至8月期間進行及網上收集數據,收回有效問卷781份,類似調查於2018年及2020年曾經進行。受訪者男女比例6:4 、年齡層過半數為45至64歲,青少年回捲較少反映是否願意閲讀的指標;六成為大專生、10%以上為教牧。
調查發現,每星期完全沒有閲讀的資訊類型首三位:報紙(71.2%)、紙本漫畫繪本畫冊等(67.5%)、雜誌(64.3%)。過去一年完全沒有讀過基督教紙本書佔15.4%,與2020及2018年比較則略高,而沒有讀過基督教電子書則略少於50%,比之前稍好些。
閲讀為個人興趣 太忙碌妨礙閲讀
受訪者被問到推動閲讀基督教中文書籍因素首四項分別是:個人興趣、提升靈命、增加知識、裝備事奉,與上兩次的調查相約。優質的閲讀體驗來自有所得益、引起共鳴,其餘考慮例如印刷畫面精美、圖文並茂等因素與上兩次相若。
調查亦探討妨礙閲讀書籍的因素, 發現太忙碌是最重要的因素,隨後是不能引起共鳴、沒有趣味,情況與上次調查相同,並且與閲讀體驗的因素一致。
對於市面上缺乏的書種,最突出的是社會文化議題(佔三成半),較過去兩次調查為高。三成人認為養生和旅遊(聖地教會史)最缺欠與上次調查相同,反映出版仍然未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其次是娛樂性的書籍,近兩成認為青少年書、文藝小説和繪本比較缺欠。
上網睇片揾資訊 紙本出版不樂觀
在網絡時代,網上活動亦是調查的其中項目。最為活躍的網絡活動是使用社交媒體和朋友即時通訊,其次是看視頻例如YouTube短片、查找生活資訊。閲讀書籍包括電子書得分相對較低;閲讀勵志文章、人物專訪、介紹旅遊隨筆等表現中規中矩。
此外,受訪者購買書籍原因最主要來自內容介紹,至於是否曾經得獎則是最低考慮;書種方面,最多人選擇是聖經,其次是查經、釋經、靈修、祈禱類別。
劉忠明總結,根據數據顯示願意花時間閲讀的普遍下降,而以電子方式閲讀則稍有增加,同時使用社交媒體也增多。對出版業來説紙本出版的前景不太樂觀,推動閲讀的誘因仍然在於功能性為主,例如協助事奉和個人靈命。
香港基督教出版聯會董事黃逸恆博士建議,紙本書和電子書雙線發展提供不同閲讀的方式,同時增加量的供應如在線上平台即時回應;參與網絡短文章例如勵志性、人物專訪等的介紹,增加接觸不同需要的讀者機會。 此外舉辦活動提升基督徒閲讀習慣,例如讀書會、編輯與讀者互動的交流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