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家职场教会模式 台湾盼三年设2万聚会点

180511
180511

台湾的教会近年发展迅速但渐趋企业化,倾于著重人数增长。有来自美国牧师夫妇来台分享建立教会的经验。

美国家职场教会运动领袖丁汤尼、费莉丝(Tony & Felicity Dale)牧师夫妇出席5月2至4日"2018教会繁殖运动研讨会"分享"家职场教会"倍增的理念及实务。

家职场教会核心概念:门徒训练

丁汤尼牧师的父亲丁晓亮医生(Donald Dale)是从英国差来台湾的医疗宣教士,对台湾的教会付出很大贡献,丁汤尼在台出生成长,对台湾的福音化有极大负担。

现为医疗服务公司负责人的丁汤尼,在20年间建立了超过100间以上的家职场教会。他指,家职场教会的模式从中国南方浸信会启发,当地教会在逼迫与患难的环境,发展出"门徒训练"的核心概念,即是如何培训门徒、让信徒专一跟随神。

丁汤尼解释,"门徒训练"有如耶稣跟12个门徒生活在一起,传授天国的原则,彼此相爱认罪代祷。

"门徒训练"训练出来的"小教会"的形式、地点、内容包括:形式是诗歌、训勉、带领信徒留意神的启示。聚会地点可以是咖啡店、办公室、住家等。内容重点要的是带领门徒学习神的话语(门训),因为神的道是大有能力的:"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来书4:12)

家职场教会聚会运作

至于家职场教会聚会时,信徒可以按"四个记号"来进行。丁汤尼指,第一是"问号",即是提问题,大家轮流按照圣经分享看法。第二是"灯泡",信徒可以分享新的主意和想法。第三是"弓箭",带领信徒指向生命的核心,让他们的生命改变,她像猎人射中靶心一样。第四是"耳朵",即是写下聚会所听到、领受、看法,与其他人特别是未信者分享。

丁汤尼师母费莉丝以一间美国市中心的教会为例分享,公司是一间教会,当新员工加入时提供培训,培训内容是以圣经的价值观影响员工,该教会甚至开展25项外展事工,影响许多市中心的职场人士。

家职场教会的特色是"倍增小教会"。丁汤尼牧师与师母近年推动小教会和门徒训练运动,协助教会牧者植堂时脱离传统教会的架构,进入社区及职场接触传统教会模式不易接触到的人群。

台湾推行家职场教会

153号角事工彭迦智表示,计划在台湾推行家职场教会,并于3年内完成目标。他指出,台湾全地有7,853个村里,每个村里至少一个以上家职场教会,3年后希望超过2万个聚会点,进行门徒一对一培训、查经、"云端神国度装备课程"等。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