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日:失明人協進會促港府推動無障礙科技與職場融合!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於「國際人權日」(12月10日)發表文章提升社會對視障人士權益的關注,並向行政長官提出「三改六掃除」共九項建議,如推行無障礙科技提高殘疾僱員工作效能、推出「職涯教練」試驗計劃,幫助殘疾人士融入職場。

建議「三改六掃除」職場傷健共融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就「國際人權日」於12月10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自1950年起,聯合國大會每年於12月10日慶祝這一重要日子,以紀念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在這個日子裡,世界盲人聯會發表成立40週年宣言,呼籲塑造一個更具包容性與公平的未來,確保全球視障人士的權益、自由和尊嚴。

在這一背景下,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作為世界盲人聯會的會員,以及香港首個由視障人士組織及管理的自助團體,表示希望藉此機會提升社會對視障人士權益的關注。協進會重申,政府應以「除障為本」的理念來整合殘疾人士政策,妥善調撥公共資源,解除不同能力社羣在生活和工作上面臨的障礙,以便讓視障人士的生活和工作能與健視人士無根本性差異。

協進會早前針對施政報告向行政長官提出「三改六掃除」共九項建議,旨在改善殘疾人士的權益和生活質量。該會呼籲政府帶頭聘請更多殘疾人士,並推行無障礙科技及工作調適措施,以提高殘疾僱員的工作效能,並建議推出「職涯教練」試驗計劃,幫助殘疾人士融入職場。

聯合國促維護弱勢及邊緣羣體人權

聯合國人權事務專員福爾克爾‧蒂爾克(Volker Türk)在其發表的願景聲明《人權:一條尋求解決方案的路徑》中指出,促進人權是創造更公平世界的關鍵。該聲明強調,維護人權不僅是解決當前不公義問題,更是重新塑造不公義社會、賦權於弱勢及邊緣羣體的重要舉措。

協進會稱,作為一個自助組織目標是實現視障人士的平等、機會和獨立,期待與不同持份者攜手合作,共同建立一個多元共融的香港社會。協進會相信,只有通過全社會的關注和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視障人士的生活質量,消除現存的障礙,讓視障人士得以平等參與社會生活,並在各自的職場上發揮潛能。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呼籲社會各界,提高對視障人士權益的重視,並呼籲政府能夠迅速採納和落實其建議,攜手共建一個更具包容性的香港,讓所有人都能夠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尊嚴。這不僅是對視障人士權益的支持,也是對整個人權理念的踐行。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說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

  • 美國最高法院因國家安全問題裁定支持TikTok禁令

    美國最高法院於1月17日已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這意味著社羣媒體平台TikTok敗訴,從本週日(1月19日)起,TikTok的應用軟件將在美國下架。

  • 讀書推薦:基督徒父母必讀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許多父母發現,與孩子的關系和溝通方式變得更加復雜。加里·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My Child Became a Teenager)為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指南,幫助他們以愛心和智慧引導孩子走過這一階段。

  • 2025年值得背誦的12節勉勵經文

    新年的開始常讓人反思內心,並尋找能幫助自己保持自律或實現目標的方式。與其只關注個人目標和規劃,何不試著將目光轉向神早已為我們提供的寶貴工具——聖經,用它來引導我們前行?與其牢記那些可能被遺忘的新年計劃,不如記住12節聖經經文,每個月背誦一節,作為2025年的屬靈指南。

  • 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職場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在現代職場中,繁忙的工作節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常讓人倍感壓力。近期在「愛與衝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節目中,一位參與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傾訴了她的職場經歷:高強度工作、缺乏認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