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
这四行文字是:"请为团聚在此的我们祈祷:愿在庆祝神圣奥迹后,我们有朝一日能蒙基督召叫,进入祂光荣的国度。"

教宗方济各的葬礼于4月26日周六上午在在圣伯多禄大殿前石阶举行。教宗殡葬弥撒中出现中文祷词,这在梵蒂冈历史上是首次出现。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道,这反应了已故教皇一生致力于改善与北京关系的抱负。而这在天主教徒中引起不少争议。

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方济各任期第五年,中梵双方首次就主教任命问题达成共识,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
他也因这种努力遭到严厉批评,有批评称这种行为是"对政权的妥协",也说此举并未真正帮助中国境内的天主教徒自由地实践信仰,
《基督日报》此前报道中曾概述这一颇具争议话题。过去中国政府自行任命主教,未完全遵循教会法规,这些主教若未获梵廷认可则不被视为合法;作为回应对《中梵协议》的质疑,梵蒂冈指此举是为了支援在中国的福音宣讲、"避免教会分裂",最终是为服务中国的天主教徒,强调协议并非政治妥协,并确保主教在信仰上与教宗共融。
梵蒂冈中文网对教宗葬礼的详述中指出,葬礼上的信友祷词包含六种语言,分别是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波兰语、德语和中文,新约圣经选段以英语进行,大部分礼仪则将以拉丁文进行。
有媒体评论指出,信友祷词语言之丰富,显示出方济各是历史上访问范围最广的教宗之一。
令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葬礼结束时使用希腊文,诵念东仪天主教会的拜占庭传统葬礼祷文。这一安排同样意义重大,反映出方济各在其十二年教宗任期内始终关切的另一个焦点——关注在乌克兰、叙利亚、伊拉克和厄立特里亚等动荡地区的信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