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相信信徒都不陌生,但同样由他口而出的"信徒皆祭司"却少有信徒能实践。职场神学强调"人人都可全时间事奉神",关键在于在工作上时刻顺服神,荣耀主,让工作成为神悦纳的事奉和见证。
说来轻松,但放在实际工作处境上却相当复杂和困难。加拿大克兰德尔大学经济及商业管理系助理教授陈德恩近日以经济学的理论帮助拆解"如何在职场上顺服主"的困局,相当有趣并实用。
他表示:"大都会的工作压力大,竞争大。商业社会文化、人际关系加上金钱诱惑,可能使人暂时忘记神与《圣经》的准则。"一些基督会选择"暂时抽离祭司的身份",即随波逐流随著一贯处事方式而作,亦有基督徒在内心交战后作出不合真理的决定。他形容"很少基督徒可以在这些对与错的交叉点中,作出反常但合神心意的决定。"
他表示:"职场上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才是合神的心意,而是人的顺服。"他运用了经济学的赛局理论(Game Theory)及成本效益分析(cost and benefits analysis)帮助理解遇到交叉点时去作出顺服神的决定,他聚焦于当人在一件事情上已知道神心意时如何能顺服神的情况上去探讨。
他综合出五个让基督徒在顺服神的事情上却步的可能原因:
1. 质疑自己的领受是否真的来自神
2. 害怕顺服神带来的负面后果
3. 高估不顺服神带来的正面后果
4. 低估不顺服神带来的负面后果
5. 看不到顺服神带来的正面后果
他解释,很多人会担心选择顺服神会带来金钱上的损失及其他后果,例如害怕会失去工作,一方面是高估了这些损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亦是看不到顺服神会带来的正面后果,例如经历一次顺服神的事后,会让别人知道你是有《圣经》原则的人,从而避免将来其他的冲突。
另一个角度看,不少人亦错误理解不顺服神的后果,要不是高估了其正面后果,就是低估其负面后果。例如有的人用了不圣洁的手段得到金钱、晋升机会、保住饭碗或人际关系等,但这些实际上不能换取没有被指摘、没有遗憾的快乐。另一方面不顺服的后果往往被低估,不单可能触动神的忿怒,更可能绊倒不信的同事,阻挡他们信福音的机会,后果严重。
他最后总结:"若弟兄姊妹都在职场上持守,渐渐的,公司中的文化会因而改写,使地上有更多有良心的企业,建造一个更和谐的社会。"
-
《重审基督》作者史特博新书拆解濒死个案 引证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书,以全新视角剖析濒死经历、神秘梦境等现象,作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怀疑论者接触基督教信仰的一个窗口。
-
刘彤牧师证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玛利亚情结"与"马大困境"
刘彤牧师在证道中剖析教会中常见的两大信仰困境——"玛利亚情结"(过度追求属灵表象,轻忽实际行动)与"马大困境"(忙于事工却失去喜乐)。他强调,信徒应明白神的呼召、发掘圣灵恩赐,并在"热情与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坚定支持群体
皮尤研究周一(4月2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执政表现。皮尤宗教与公共生活项目研究员奇普·罗托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项议题的支持率上显著突出,该群体绝大多数认可现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联盟联合推出众多华人机构响应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将于明日五一劳动节首次启动,在全球50多个城市同时举行,以祈祷和庆祝活动在职场中点燃信仰。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