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德-波提人是世界上最少接触的佛教族群之一,据介绍,这个地区的人们并不好客,因为他们居住在印度北方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寒冷、遥远的山区,当地空气干燥,土壤多石。当地几乎没有植物,降雨量极少,大大小小的岩石不断滚落到河床附近的小块梯田中。 斯托德-波提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对邪恶神灵的不断恐惧。他们有自己的佛教寺院和喇嘛。作为"神圣的专家",喇嘛主持驱邪仪式和其他仪式。为了防止邪灵眼睛看到家人,斯托德-波提人在家中院子里竖立一些很高的木桩,上面缠绕著布条。此外,他们从喇嘛那里获得护身符,防止邪恶眼睛看到自己。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神灵,叫作犹拉(Yula),所有村民都必须崇拜它,向它奉献祭品,让它保护村庄的安全。 百分之百的斯托德-波提人自称是佛教徒,不过印度教的影响力正在缓慢地渗透到他们的村庄中。在这个族群中,目前还没有已知的基督徒,也没有当地语言的圣经、电影《耶稣传》、福音录音带和广播。
祷告:
祈祷神兴起宣教士生活在斯托德-波提人中间,学习他们的语言,为他们制作福音广播节目。祈祷这个族群早日获得福音录音带。
默想:
约书亚的神学〈2〉─行 yalak (一) 爱耶和华你们的 神.行祂一切的道.守祂的诫命.专靠祂、尽心尽性事奉祂。〈书22:5〉 你如何走人生的道路?如果你像我们大部份人一样,不久就会发现你行走的大部份时间是由感情决定,不由理智决定。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智世界观〈有些比别的更理智些〉,可是等到行走人生道路时,我们却按感觉行事。我们不是Vulcans〈还记得 Mr. Spock 吗?〉,身为人,感情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可怕的咒诅。 我们并不把我们的属灵生活看为感情道路,通常只是在理性休息站卡住,用神学辩解和基要真理辩论来训练一下脑筋。可是那并不是我们一般生活的方式,是吗?生活中有惧怕、喜乐、忧伤、痛苦、著迷、高兴、希望、灰心、忧郁、以及几十种其他情绪,如果你的生活无法处理这些起起伏伏,你就陷在真正的危机时刻当中。我们最需要的是情绪神学。 希伯来文化认为行走〈yalak〉这字,是比喻对人生的处理方式与态度,他们的观点既简单又深奥。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