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發起慈善義賣 助江西地震災民度暖冬

嚴冬將臨,江西九江仍有10萬災民住在帳篷
為援助11月26日遭受地震的中國江西九江災民,愛德基金會正在南京開展一項現場與網絡相結合的慈善義賣大行動,募集善款為災民採購冬衣及其他救災物資。

據中國大陸媒體報道,九江地區11月26日上午發生的里氏5.7級地震,造成至少9人死亡,超過1萬8千間房屋倒塌。由於地震後又發生了三百多次餘震,重災區九江縣和瑞昌市共有將近60萬人緊急撤離,急需安置。進入12月後,中國大部分地區受西伯利亞冷空氣影響氣温驟降,並陸續出現雨雪天氣,但目前仍有大約10萬災民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裏,如何禦寒成爲他們最憂心的問題。

愛德基金會特地爲此籌備的一系列慈善義賣義拍行動,包括聖誕祈福賀卡及新年賀卡義賣、慈善義拍活動和一些廣場募款活動。正在進行當中的大型慈善義拍,現有拍品數十件,包括丁光訓主教九十壽辰時親筆簽名的《丁光訓文集》、連戰和平之旅大陸行時使用的有他及夫人簽名的筆記本、劉翔、鄧亞萍、王軍霞、李寧等三十多名世界冠軍簽名的首日封、民間工藝巨匠製作的大型工藝品等。

這項活動由愛德基金會主辦,並由南京四所大學的MBS聯合會向江蘇乃至全國的MBA聯會發出邀請。

作爲中國最大的由基督徒發起的非政府組織,今年20嵗的愛德基金會所收到98%的善款都是來自海外。愛德開展的慈善項目大多分佈在中國西部最貧困的地方,由三名工作人員、兩張桌子起步,至今已籌集了8億人民幣資金及大量捐贈物資,慈善項目遍及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受益人口達數百萬人。

從12月20日開始,愛德基金會將把先期籌集的善款採購成冬衣送往江西,而整個活動將隨著24日最後一批冬衣的送出告終。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