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每天都有釵h衝突,就是強者試圖控制弱者。令人驚奇的是,在達爾富爾有一個族羣,女人是強者,女人擁有家庭的一切,如果夫妻離婚,妻子可以將丈夫從家中驅逐出去。在其他穆斯林族羣中,通常是強者(男人)統治弱者(女人),而這個族羣正好相反。這個族羣就是辛亞爾人,他們是塔馬族羣的一個非常小的阿拉伯族羣。人數約在五千至二萬之間。從文化的角度看,這個族羣屬於富爾人,信奉伊斯蘭教。只有不到1%的辛亞爾人自稱是基督徒。大部分辛亞爾人以種植蔽哄B飼養家畜為生。由於當地降雨量極少,農業和牧業都很艱難。辛亞爾人的其他職業包括教師、店員、汽車維修工、商人等。在達爾富爾,雖然大部分辛亞爾人沒有受過良好教育,但许多人能講三種語言,也就是辛亞爾語、富爾語和阿拉伯語的乍得方言,而辛亞爾人的首領通常在歐洲留學,懂英語或法語。在辛亞爾人的居住地,還有兩個屬塔馬族羣,但講不同語言的小族,其中一個就是松戈阿桑格裡人(Sungor Assangori Tama),松戈阿桑格裡人是牧民,同時也是園藝師,擅長在乾旱土地上耕種。他們飼養家畜,包括駱駝、牛、山羊和綿羊,種植小米、秋葵和洋葱。此外,還有一些人打獵或採集。松戈阿桑格裡人出售蜂蜜、牛奶副產品、啤酒、籃筐、陶器等。有一些人在尼羅河兩岸的城鎮中工作。每個村莊有一位酋長,他對地區行政長官負責,村莊中的孩子只能受到有限的教育。學校只對男孩開放,學習內容僅限於《古蘭經》的經文。在這個族羣中,目前還沒有已知的基督徒,也沒有當地語言的聖經。還有一個是馬拉利特塔馬人 (Mararit Tama),他們居住在乍得和蘇丹的邊界上,當地環境惡劣,很難生存。馬拉利特人非常貧窮,许多人遷移到其他地方,設法謀生。
禱告:
求神讓這三個塔馬族羣通過夢境和異象認識耶穌基督。祈禱在這三個福音未及族羣中出現宣教突破。
默想:
對信實的衡量--佯為不見 ma’lim ‘enayw (一) 賙濟貧窮的、不致缺乏.佯為不見的、必多受咒詛。〈箴28:27〉 「可是我沒足夠能力幫忙」,這是一慣的藉口,神回答説這也是摆脱責任。請再看一次這節的前半段,付出的人怎麼可能會永不缺乏呢?惟一的可能是因神會供應付出的人。如果我想映照出主的心,就必須如此做,而且完全相信祂會供應。當我開始靠自己時,就會從神摆在我面前的機會退縮出來,我會擔心我的財富用光,我必須先保護自己才行。這是為什麼不對窮人慷慨解囊,是不相信神的確切跡象。如果你真想知道你對神有多少信心,看看你對窮人的需要所做的反應吧!一如我朋友保羅‧麥爾説的:「我能從你上個月的支票簿看出你多信靠神。」這一切都與世俗的做法背道而馳,誰能相信付出的結果是得著呢?我們認為我們必須先得到然後才能付出,可是神曉得信心是在我們沒財富時顯現出來。反過來想吧!你就能比較接近真理。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