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有一個常見的觀念,認為上帝特別祝福祂的子民,即那些稱為「基督徒」的人。這個問題當然不是非此即彼,畢竟聖經也或多或少隱含類似的歡念和教導。這個題目相當程度上在於我們對「祝福」一詞的理解,即我們所謂的「祝福」到底指什麼。
有很多基督徒的「福」觀和世人並無分別。一些最常見的論調就如:「世界上最先進丶最富裕的都是基督教國家!」其他國家要不是貧窮就是戰亂,另有人指著事業成、或嫁到好老公、或家裡兒女表現出眾等的信徒,説:「你看,上帝多麼的祝福他!」這些話聽起來很熟悉吧?你覺得它有問題嗎?……當然,作為一個基督徒,我也絕對相信一切的福氣都從上帝而來。然而,在未信耶穌的人中,事業成
、嫁好老公、兒女傑出的也大有人在,為什麼我們不説上帝也祝福他們呢?再者,亦不見得每一個信耶穌的人都這樣「蒙福」,基督教國家也有許多問題,為什麼我們對這些事實視而不見呢?説穿了,我們只是盲目地相信我們自己想要相信的,並故意輕忽一些我們不想接受的。
可是,我們也確實看到一些人信主後才達到成、建立幸福家庭,難道信耶穌和這些事情一點關係也沒有嗎?當然有!但絕不是「簡單報償論」,以為他們會有好遭遇,只單純因為他們「是基督徒」。若真是這樣,上帝還真是偏心啊!那麼,若不是單純因為他們是基督徒,那又怎麼説這些「福氣」與信仰有關呢?
我們相信,上帝是宇宙和人類的創造者,祂才真正知道人應當怎樣生活,所以祂將豐盛生活的原則啟示在聖經裡,那些因信耶穌而生活品質好轉的人,是因為他們信主後接受了聖經的價值觀、遵照上帝啟示的原則去生活的結果。
例如,聖經教導丈夫要愛妻子,妻子要順服丈夫,當夫妻願意學著去實踐的時候,婚姻關係就得以改善;聖經教導做人要正直、温柔、饒恕等等,當人願意在職場上加以應用的時候,他就漸漸更獲得他人的信任;聖經教導人何為有意義和上帝喜悦的事,當人願意把原先耗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恕暫且不詳細説明)的時間和精力轉而去為人生的使命努力時,就會看到成就。
同樣的,當一個國家願意從聖經的人觀、道德觀、經濟觀等去看待和治理國家時,也就必從中享受到相關的好處。當然,這一切都不是瞬間達成的,過程中往往經歷過許多考驗、痛苦、失敗、忍耐和堅持。還有,當非信徒也依相同的原則去生活的時候,他們也能夠得到祝福。
換言之,有好品質的生活方式不是上帝的祝福嗎?當然是!但絕不是基督徒的專利,頂多可歸類在「普遍恩典」(common grace)之下。再者,好品質的生活是不是真正的祝福,其實很大程度在乎我們如何回應。假如一個人得到了成、幸福、財富等類的「祝福」,卻因此而離開上帝,從聖經的角度而言,那不是祝福,而是大災禍!
既是如此,上帝特別給基督徒的福氣是什麼?是救恩、是與上帝之間的特殊關係、是榮耀的盼望、是有意義的人生……。這才是新約聖經一再強調的祝福,甚至鼓勵信徒要不惜為這一切而輕看地上表面的「祝福」。
可是,這一切外人聽起來一點也不被吸引啊?
正常!
很多基督徒聽起來好像也不怎麼樣?
沒錯,他們是時候該好好反省自己的信仰了。
(注:本文轉自蔡頌輝網志,作者為神州華傳宣教士)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