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继华院长掀开"大巴比伦"神秘面纱

P1190316.
郝继华院长近日在美东华人基督教教育大会有关《启示录》的讲座中,揭开"巴比伦"神秘的面纱。(图:本报记者)
续 郝继华院长讲解《启示录》 揭开末世的奥秘

信心圣经神学院郝继华院长近日在美东华人基督教教育大会有关《启示录》的讲座中,揭开"巴比伦"神秘的面纱,激励信徒要在末世的洪流中站立得稳、为主守住真道。

郝院长表示,《启示录》17章充满象征性的预言对今日教会具有警示意义,而且有些预言已经应验;其中,了解"大巴比伦"的背后含义是解开这些预言的关键。

在郝院长看来,17章中"大巴比伦"(或"巴比伦")可以指末世的假教会,即那些离经叛道的教会,他们徒有宗教的躯壳,却在真理上妥协,与魔鬼同流合污。

现如今,《启示录》所指的假教会愈来愈多。他举例说,自由派教会与天主教拉手合流;日益增多的教会与机构打著合作的旗号,不惜牺牲真理为代价,与世俗为伍。

郝院长还把全球支持同性恋的教会当作是假教会的典型代表。他数算了一下,迄今欧美很多基督教各大宗派无视圣经的警告,表态支持同性恋或同性婚姻。

例如,奥巴马总统以前所在的教会United Church of Christ、美北浸信会、美国最大的长老宗与路德宗、美国联合卫理公会、美国圣公会、新西兰圣公会以及欧洲大部分的改革宗教会等。

这些支持同性恋的欧美主流教会曾经有过属灵的复兴,对传福音很有热情。但令郝院长遗憾的是,这些教会现已变质,沦为《启示录》所预言的"大巴比伦",成为离经叛道的假教会。

郝院长还说,这些假教会是敌基督迷惑人的工具;等时候到了,敌基督会露出真面目,废掉所有假教会,让人直接敬拜牠。

除了假教会,在《启示录》18章出现的"大巴比伦"还可指末世的全球性商业与经济系统。总之,敌基督计划透过结集属灵败坏的教会以及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来施加影响力,迷惑世界。

郝院长勉励基督徒谨记《启示录》的警示,在末后的日子里持守真道,不给魔鬼留破口,在真理上不容半点妥协,在圣经立场上站立得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担忧的六大趋势

    全球基督教的发展趋势中,有许多令人鼓舞的迹像,但并非所有趋势都值得庆贺。一份全球基督教状况报告揭示了一些严峻的现实,这应当激励基督徒更加热切地祷告,并坚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总统万斯在CPAC谈信仰:基督教不仅是道德准则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讲话时谈及个人信仰,他强调基督教不仅仅是一套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对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态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的发言被保守派评论称赞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领袖强调基督教价值观对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约翰·派博:牧师使用 AI 写讲道稿是"邪恶"的

    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著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师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完成讲道、教学和通讯的任务。然而,知名神学家约翰·派博(John Piper)对此发出了强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恶"一词来形容牧师使用 AI 生成讲道稿的行为。

  • “上帝不会犯错”:天生独臂女孩 用行动回应所有质疑

    凯特琳·帕维(Katelyn Pavey)是一个真实的励志传奇。她天生只有一只手臂,却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打破偏见,还成功进入大学垒球队,实现了自己的运动梦想。她用自己的行动向质疑者证明:“上帝不会犯错。”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