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廿四章14节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在这一节经文中,主耶稣基督写出了一个时间表,就是祂再来之先,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今天我们都是活在主耶稣基督升天和祂再来中间的时刻。
主耶稣基督再来的信息,是一个很突出及关键的主题,因为若祂不来,我们的信就是徒然。然而,圣经形容耶稣基督是一位诚信真实的主,祂教导人说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因此照著神信实的属性,主再来是必须要应验的事。今日我们不是单单坐著等主的再来,乃是要将福音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以迎接主耶稣基督荣耀的再来。
认清楚主嘱咐最大的使命
主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廿八章16-20节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虽然圣经没有用最大的使命来形容这段经文,但是研究这段圣经的学者都同意这是最大的使命。
最大的使命就是代表了基督徒的核心价值,并且认定在世上再没有一件事比参与完成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更有意义和永恒的价值。最大的使命就是串连起整本新旧约圣经和其中的题目、各宗派的教会和基督教机构、不同民族的信徒与恩赐,朝著效法腓立比教会的方向,从头一天直到如今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因为最大的使命就是要所有的基督徒有跨宗派、跨地域和跨文化种族的国度观,去传扬主救赎的恩典。
认清楚主教会有爱的回应
主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十四章21节上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在这一节经文中,主耶稣基督将三样事情放在一起让我们思想:第一是主的命令;第二是遵守;第三是爱主。三者并不是没有关连的。若我们将这经文用一个倒叙的方式,就可以更清楚了解耶稣基督的意思,就是说爱主的人是一位遵守主命令的人。
教会在领人归主时,不单教导他们作主的门徒,也会教导他们有爱主的心,跟耶稣基督建立一份感情的关系。但感情关系的建立,不是只停留在感受的层面,也当从遵行主耶稣基督所吩咐的事情上去表达出来。大使命既然是主耶稣基督给予教会所有信徒的,我们就应当一同遵行主耶稣基督的吩咐,去作出回应有关大使命的行动,这才谈得上是爱主。
认清楚主工人须作的选择
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这跟差派更多工人成正比。为此,今日教会、差会和众弟兄姊妹都应当一同擕手合作去参与大使命,今天就是我们作出选择的时刻。
1. 主差会的选择:
主耶稣基督在马太福音九章37-38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为此基督徒向主的祷告,不能缺少求神国工人的主题,以供应今日教会和差会对事奉者的渴求。简单而言,我们称在后防教会参与本地同文化事奉者为牧师、传道人和信徒;我们称在跨文化或跨地域事奉者统称为宣教士。
若把"华人福音普世差传会"最重要的工作依次序排列,按著我们对大使命的理解,首要的是招募宣教士。不论我们开展宣教工场、成立后防办事处、向各教会介绍差会事工、开办各类训练课程、出版宣教书籍、筹募宣教经费、所有的事工直接或间接都是指向招募、支援、关心、培育和供应"宣教士"为核心。
2.主教会的选择:
教会既是主耶稣基督用重价所买赎的,我们就是主的人。教会对主不单要有爱,也当有行动,要以"大使命"导向为建立教会的基础;以培育信徒支持和参与"大使命"为牧养的方向。就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23节所说的:"凡我所行的都是为福音的缘故,为要与人同得这福音的好处。"
既说教会要栽培信徒支持和参与"大使命",应当建立他们有"国度"观,承认信徒乃是透过教会的台阶,去参与神国度的事工。教会不是为收纳会友为重点,乃是为建立主的门徒而努力,并且知道本地同文化福音工作的兴旺,是为了集合更多的人力和资源去支持普世跨文化和跨地域的福音工作。
3.主工人的选择:
1517年马丁路得引动的宗教改革,有三样的礼物送给了教会:第一是"回到圣经去";第二是"因信称义";第三是"信徒皆祭司"。所有信徒都是一群白白蒙恩的得救者,都是主耶稣基督的工人,一同服侍神。能够服侍神是信徒最大的荣耀。有一本书名叫《谁是老板》,对所有的信徒而言,我们的老板就是主耶稣基督,而事奉神也是一生的工作。
信徒在回应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时,要作出一个选择,是要作本地同文化的事奉者,或是作跨文化或跨地域的事奉者。好像圣经中有两位的人物,一位是彼得,主耶稣基督拣选他作犹太人的使徒,代表是在同文化同地域的事奉者;另一位是保罗,主耶稣基督拣选他作外邦人的使徒,代表是在跨文化或跨地域的事奉者。
认清楚主工作须有的呼召
以下是在本地同文化事奉者和在跨文化或跨地域事奉者的比较︰(见插图)
若弟兄姊妹有领受作宣教士,我们相信神会一步一步带领的,下列所提出的14方面,大家可以在神面前祷告和思想,看神对你宣教呼召的引导:
在本地教会事奉的同时,有在海外宣教的负担。
有参与关于海外宣教的事奉,并培养更强的参与感。
喜欢学习语言。
喜欢与别的民族相处。
参加访宣短宣,并得到差会的印证。
得到教会的推荐和印证,愿意支持作宣教士。
若有配偶,彼此皆有宣教的领受,并愿意带同子女踏上宣教之路。
有以作宣教士为终身事奉的职业。
自觉成熟并愿承担跨地域和跨文化的事奉。
更积极的追求和对付生命,以作别人生命的师傅。
很享受宣教的生活,并能乐在其中,不发怨言。
有国度观,不狭窄和拘泥于自己的宗派和传统。
愿意与别的宣教士建立团队。
肯顺服差会的督导和参与前线的宣教事奉,愿意谦卑学习宣教,也愿意提拔后进,并将宣教经验贡献给普世华人教会。
认清楚主工人须有的伙伴
今天韩国教会已差派了25,000位宣教士。让我们不单看到这些宣教士而已,更要看到背后支持这些宣教士的教会和信徒。假若4间教会支持一位宣教士,那么韩国教会就需要动员10万间教会。假若一间教会有200位信徒,那么韩国教会就需要动员2500万位信徒作金钱的奉献、代祷和支持者。
"华人福音普世差传会"在推动普世的宣教工作上,向西方弟兄姊妹学习,采用了差传铁三角(就是差派教会、差会和宣教士)的宣教合作模式。而我们发觉西方弟兄姊妹在宣教上的成

差会的工作主要在于宣教工场的发展和宣教士的管理和督导;差派教会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宣教人力和资源,对宣教士作出支援和关怀,并向其他教会和弟兄姊妹对其所差派的宣教士作出推荐;宣教士的工作主要是代表差会和教会执行宣教工作,并将所学习和累积的宣教经验传递下去。
我们需要宣教士,也需要教会和后防众弟兄姊妹的支持,我们亦需要在华人教会中兴起差会,去帮助华人教会和中国教会参与"普世宣教",回应主耶稣基督的"大使命"。当弟兄姊妹有领受作跨文化或跨地域事奉的宣教士时,请你跟教会牧者和弟兄姊妹作出分享,并向差会的同工寻求指导,在个人主观领受呼召的同时,也得到客观的印证和支持。
信徒属主、教会属主、差会也属主。主拯救信徒,让他们有教会生活和培育;主也兴起差会,让信徒和教会藉这平台参与普世宣教的"大使命"。请各信徒和教会在参与本地同文化福音工作的同时,也记念和支持在跨文化或跨地域的差会和宣教士,这可谓是一同清楚宣教呼召的宣教基本工。
(作者钟国良为神州华传国际副总主任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