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吹襲華南水災惡化 世界宣明會繼續投入賑災行動

china.
兩日前猛烈颱風風神吹襲香港及其他廣東沿岸地區,導致華南水災惡化。(圖:《法新社》)
【綜合報道】兩日前猛烈颱風風神吹襲香港及其他廣東沿岸地區,導致華南水災惡化。近日世界宣明繼續投入賑災行動 ,重點服務地區是廣西賀州市,特別派出了評災隊到當地考察。

根據《新華社》報道,中國中央氣象局預測受颱風風神影響,廣東省深圳將會增加約200毫米雨量,而未來數日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等華南地區亦會有持續大雨。

來自廣東中山的一位學校教師向《法新設》表示,比起去年氣候變得非常奇怪,當地已經 連續兩個月不斷下雨,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收成。中國官方發放的數字顯示,自六月初起,豪雨及水浸造成了至少176人死亡,52人失蹤,超過160萬人需要疏散,而大量農地被水浸壞更造成超過20億人民幣損失。

宣明會位於南寧的桂黔區域辦事處正密切留意華南水災的災情,並已經在6月19日派遣首支四人評災隊伍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進行災情評估,6月21日收隊。

據昭平縣民政局提供的資料,該縣目前受災人口12.5萬人,倒塌房屋2,283間,農作物受災面積4,330公頃。該局官員指出,目前當地急需的是臨時住宿,糧食並不是最大需要。

現時宣明會於賀州市並沒有區域發展項目,但其中的富川縣可能是日後的新點。據富川縣扶貧辦的資料顯示,目前該縣受災人口21.6萬,受災水稻4.76萬畝,倒塌房屋188間,受災學校15所,但幸好大部份災民糧食及時轉移,沒有受到影響。

宣明會表示,自6月初起,華南區域12個省 或地區暴雨持續,不少河流的水位已達警戒水平,部份於廣東省的更已漲溢河堤。氣象局指,由於暴雨增加於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省等黃河中下游一帶的洪澇威脅,國家防汛工作已進入關鍵時刻。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