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事件"发生至今廿四年,不少人仍未能释怀,对中共政权信心尽失。香港资深基督教辅导员谢国伟表示,从政者与人民的关系远比父母与子女的复杂,要冰释前嫌也较困难。
从每年的六四烛光晚会,天安门母亲的宣言,前民运领袖的访问中,可见他们心底里仍然有根刺,要他们饶恕中共的血腥镇压,关键在于中共愿意释出善意。"饶恕在于双向沟通。要受害者饶恕施暴者,双方的分歧必须收窄,但中共连调查谁是谁非亦不愿意,毫不妥协。受害者多年来的诉求得不到正视,关系无法改善,确实谈不上宽恕。"
此外,情绪本身有记忆,若然创伤未痊愈,类似的情况又出现,就会勾起从前的痛苦回忆。近年,刘晓波遭监禁,李旺阳"被自杀"等消息,无疑加深人民的伤痕。双方关系愈发恶劣,人民应如何自处呢﹖"一是与当权者划清界线,移居海外﹔或者接受这个政权,当我们接受它如钻不穿的石头般固执时,不期望它现阶段会有大改变,心理质素会提高一点。"
心理辅导结合基督教信仰,也有助纾缓情绪。"举例而言,保罗教导我们﹕『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弗4﹕26)如果不适当地处理恕气,就会产生称为『移置』的心理防卫机制,将负面情绪由具威胁性的一方,发泄至另一方。例如受害人民将对最高领导人的不满,转移至其他官员,即使当中有清廉官员,也骂他们是腐败的,导致以偏概全,恨意加深。"
-
香港一牧者解析"离堂文化" 敦促传统教会自我改革
研究历时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会普查》数据上月底发布,引发关注,显示香港教会正面临明显的"离堂趋势"。
-
在教会谈论政治可以吗? 台湾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议题难以避免,对"教会里对是否应该谈政治"的问题,众说纷云。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群体中面对政治讨论?台湾基隆教会本堂传道庄迺民近日在YouTube频道提出三大思考重点供信徒参考。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