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計劃」借黑人企圖修改美國歷史惹爭議

「1619項目」借黑人圖修改美國歷史惹爭議
「1619項目」借黑人圖修改美國歷史惹爭議

美國歷史一直通認始於1776年獨立宣言,不過《紐約時報》去年策劃「1619計劃」,記者撰文試圖重塑歷史,指出1619年第一批非洲奴隸登陸展開美國史及民主,引發社會爭議。

「1619計劃」修改美國史

2019年夏天《紐約時報》策劃「1619計劃」(1619 Project) ,作家尼古拉·漢娜.瓊斯(Nikole Hannah-Jones)趁著非洲人登陸美洲大陸400週年發表一份百頁報告,題為「我們的民主的建國理念一開始是錯的,是非洲黑人的鬥爭使其成了現實」(Our democracy's founding ideals were false when they were written. Black Americans have fought to make them true)以自身家族史、父親有著非美血統説起,闡述白人至上的意識形態錯誤地導致奴隸制,該文獲2020年普利策新聞獎最佳評論獎,評審團指:「文章深刻並帶有個人色彩,將被奴役的非洲人放置在美國故事的核心之中。」

「1619計劃」取名源於1619年首批非洲黑奴在當時的英屬殖民地弗吉尼亞登岸,視為美利堅民族的誕生,旨在重新定義美國的歷史,對奴隸制歷史的理解,提倡美國沒有民主,直到美國黑人創造了民主、美國資本主義是殘酷等。

 企圖改歷史被批不負責任

該計劃引發公眾對國家建立和革命的討論,遭到一些人的不滿,為數不少的歷史學家對「1619計劃」發表批評,認為是不負責任及粗疏的學術行為,是一個從既定結論出發的修正主義謬誤。

不過,隨著「1619計劃」發起,有記者、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哈佛大學教授等相繼撰文約10篇用同樣框架,從社會普遍現象如資本主義、醫療保健系統、交通、美國流行音樂、大規模監禁、貧富差距等為議題,揭示美國資本主義的禍害、歷史與奴隸制的溯源等。「1619計劃」更被推廣到全國的公立及私立學校,約有4,500個中小學課堂使用該些理論教導學童認識重塑後的美國歷史。

美國總統川普在9月17日出席白宮活動時批評,極端左翼推動的反種族主義教育是意識形態的毒藥、破壞國家團結。他宣佈將會建立愛國教育委員會,呼籲學校響應教授愛國課程。

川普表示,美國歷史是由廢除奴隸、保障人權組成的,並宣佈簽署行政命令設立「1776委員會」推廣愛國教育,讓學生認識美國偉大歷史的真相。1776年被視為美國建國之年,發表《獨立宣言》,13個在北美洲的英國殖民地宣佈獨立,川普以該年份作為愛國教育委員會名稱,被視為旨在抗衡「1619計劃」。

美國歷史可追溯至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奴由荷蘭商船運至弗吉尼亞殖民地,1620年9月16日英國清教徒乘五月花號於麻薩諸塞州普利茅斯登岸,共同簽署五月花號公約建立民治政府,今年亦為五月花號遠航400週年。

1775年至1783年美國為脱離英國殖民統治發起獨立戰爭,1776年7月4日通過《獨立宣言》,在喬治·華盛頓帶領建立美利堅合眾國。

  • 美国人对牧师的信任持续下降,仅三成认为牧师诚实守信

    美国人对牧师的信任持续下降,仅三成认为牧师诚实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說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

  • 美国最高法院因国家安全问题裁定支持TikTok禁令

    美国最高法院于1月17日已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这意味著社群媒体平台TikTok败诉,从本周日(1月19日)起,TikTok的应用软件将在美国下架。

  • 读书推荐:基督徒父母必读的《在孩子成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随著孩子进入青春期,许多父母发现,与孩子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加里·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的《在孩子成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My Child Became a Teenager)为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份宝贵的指南,帮助他们以爱心和智慧引导孩子走过这一阶段。

  • 2025年值得背诵的12节勉励经文

    新年的开始常让人反思内心,并寻找能帮助自己保持自律或实现目标的方式。与其只关注个人目标和规划,何不试著将目光转向神早已为我们提供的宝贵工具——圣经,用它来引导我们前行?与其牢记那些可能被遗忘的新年计划,不如记住12节圣经经文,每个月背诵一节,作为2025年的属灵指南。

  • 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职场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寻求力量与平衡

    在现代职场中,繁忙的工作节奏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常让人倍感压力。近期在"爱与冲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节目中,一位参与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倾诉了她的职场经历:高强度工作、缺乏认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寻求力量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