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事、國事、天下事」 結論:加拿大要回到神面前


基督教主愛堂10月22日的「咪前、咪後」佈道會上,三名傳媒人梁英年、韓國瑛和呂漢良論盡「家事、國事、天下事」——在後現代思想的洪流下,加拿大這個民主自由的國家裡,罪和不義的事情愈來愈多。結論是:加拿大要回到神的面前,每一個人都要回轉到神面前。讓加拿大在神的保守下,如國歌“O Canada”所唱“God keep our land glorious and free”。

梁英年曾擔任電台時事節目總監及主持多年,他熟悉時事、經濟和政治;韓國瑛現任遠東廣播福音廣播本地福音廣播統籌,熟悉家庭、兒童和青少年;呂漢良曾主持電台新聞時事「烽煙」及英語節目,並在福音電視節目擔任主持達數十年,現任中國福音會副總幹事,他熟悉的範疇是社會、教育和法律。

天災、人禍、犯罪,如聖經説的末日

梁英年論「天下事」説:「天災人禍沒有停止過。」自去年南亞海嘯死亡人數達30萬,最近的巴基斯坦大地震令8萬人罹難。與加拿大相鄰的美國,今年一連幾次發生大風災,最近的一個颱風名為Wilma(「威瑪」),因爲每年颱風的命名是從年頭開始以英文字母A至Z命名,可見這年的颱風有多頻密。單是一個「Katrina」已經讓保險公司賠償了340億。

除天災又病毒又襲擊人類,禽流感從亞洲地區蔓延,現在到了俄羅斯也有。巴西在全國各地的醫院及診所設立禽流感預警機制監測,以防禽流感擴散到這個拉丁美州最大的國家。天災還有人禍,恐怖襲擊在大城市發生。倫敦連環的地鐵爆炸不要以爲不會影響到加拿大,在倫敦第一次地鐵站爆炸發生時,加拿大緊急應變中心差不多同時收到通知,要加強在交通集中點的戒備。

梁英年説,先不論這些天災人禍,但是市民最關心的安全問題,也值得留意。因爲社會越來越亂,不法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很多犯罪的人説他們犯罪是因爲「控制不了自己」,人罪惡去到不能自製的這個地步,正如聖經裡説的靠近末日的情況。

家庭失去温暖 父母要以聖經的道理管教兒女

韓國瑛論家事説:「加拿大物質豐富,生活富裕,但是人與人的關係卻越來越疏離;教育水平提高了,但人的關係卻大不如前。」她説父母與子女缺乏溝通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有調查説父母與子女的談話的時間,減去叫起牀、吃飯和做末猁漁伅‘~,每日少於5分鐘。缺乏溝通以致讓很多青少年人變得反叛,他們在夜晚寧願在街上流連,與朋友喝「珍珠奶茶」談話,也不願回家。

她鼓勵父母要享受與子女溝通、多談話,少吵鬧和少發牢騷。如聖經説:「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她説,學校和教會的人未必可以這樣做,但是父母是要做的。

民主自由卻帶來不公義和罪惡

第三位講員呂漢良論加拿大的「國事」。他指出加拿大的社會道德標準離神的標準愈來愈遠,法例以人的標準不斷地作修改,以致加拿大有了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大麻合法化和賭博合法化。

他舉出聯邦執政自由黨政府贊助撥款計劃醜聞表現政府官員的腐敗。約10年前魁北克省閙獨立的時候,政府動用2億5千萬給不同的傳訊機構宣傳加拿大團結合一的信息。但當魁省獨立的事情平息後,發現其中不少錢花費在酬謝執政黨的朋友身上;其中一個廣告公司主管Paul Coffin吞了其中150萬,但他得到了法庭的輕判:在社區服刑兩年少於一日的有條件刑罰,並讓他在大學向學生演講。呂漢良説,150萬不是少數目,但竟然不用入獄,更離譜的是,可以讓一個在商業操守有問題的人,向管理學課程大學生演講。

呂漢良繼續説到,北美第一個由政府承認的「毒品安全注射屋」在温哥華於設立,政府用大量金錢來服務和照顧這些「毒友」,温哥華成爲了「毒友」的集中地。但温哥華的銀行打劫案卻非常高,據温哥華銀行家協會表示,去年温哥華發生了200多宗銀行打劫案,等於多倫多和卡加利兩個市總和的6倍,而罪犯多為吸毒的「癮君子」。當時大力支持大麻非刑事化和建立安全屋的就是前温哥華市長李建堡(Larry Campbell )。更甚的是,大家對他的任内所作的不敢苟同的時候,他卻得到聯邦政府委任作上議院的議員。

呂漢良再論最近的教師非法罷工一事,他説,教師們放下學生的末狻M家長的利益罷工,可以花錢做廣告在電視上説他們的情況有多慘。他們這樣的行爲是將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完全沒有對學生的教學和品德建立的責任感。他引用著名的聾、啞又盲的作家和教育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深情地抒發她對帶她走出無光、無聲和無語的世界的老師之愛的説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呂漢良説:「學生生命的改變,學生對教師的感恩,這些對教師來説,不就是最大的滿足、最大的報酬嗎?」。他又引用貼撒羅尼迦後書經文「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指出教師要遵守教師的責任做工。

只有回歸神面前

面對社會、政府、家庭、人心都有如此多不同的問題,原來只有一個就是人離開了神。出路在哪裏呢?三位講員均認爲,加拿大唯一的出路是:加拿大要回到神面前,從每個人開始,每個人要回到神面前。


再談神的法與人定的法

會後,呂漢良回顧加拿大歷史説,加拿大以基督教為基礎立國,先賢立國是敬畏神的,但是現在已經失去了對神敬畏的心。憲法如一面鏡子去分別其他的法律,是不能抵觸的。到了1981年,卻在憲法中加入了人權及自由憲章,一段話改爲「Canada is founded upon principles that recognize the supremacy of God and the rule of law…」加拿大由高舉神主權的國家,變成了高舉人權的國家。

呂漢良説,人的法,會按照人的智慧、政治氣候、環境而變,故會出現法律互相矛盾,法律要作修改,今日的法可以打倒昨日的法律。但是要記得神的話用不改變,神的法永不改變的。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