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 Patricia Depew
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這三位以色列的祖先被稱作希伯來人,意思是:像亞伯拉罕那樣,遵從神的旨意,離開迦勒底,前往迦南,趟過河流,穿過沙漠的人。神將雅各改名為以色列,意思是神的王子。雅各的十二個兒子,成了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其中一個叫作猶大(Judah),這就是猶太人(Jew)這個名字的由來。主前930年前後,以色列人的統一王國被一分為二。北方的王國仍然叫作以色列,南方的王國以最大的支派命名,叫作猶大。兩個王國的人們仍然自稱是B’nei Yisrael(以色列的子孫,或以色列人)。主前722年,亞述人征服了北方的以色列國,北國的十個支派分散到世界各地。
今天,科學家試圖利用DNA技術來辨別這些支派的後裔。主前598年,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王入侵南國猶大,许多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主前586年,耶路撒冷淪陷,所羅門王所建的聖殿被摧毀。在巴比倫,以色列人積極參與建設新家園的社會和經濟生活,並竭力重建和保持傳統的猶太生活,這是猶太人自我反省的時期。早期的猶太人,就是指這個時期的猶太人。當時的領袖開始關注猶太人與非猶太人的通婚問題,他們最後做出決定:母親是猶太人的人,就是猶太人。這個決定至今仍然被廣泛接受,但也經常遭到一些猶太人的反對。主前538年,波斯人征服巴比倫,波斯國王古列允许猶太人返回自己的家園。大約有五萬名猶太人返回猶大,但多數人仍留在巴比倫。雖然一些從巴比倫返回的猶太人,認為猶太生活中的各種原則已經不再重要,有些還開始與征服者,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等的異教文化同化。儘管如此,猶太人依然保持著其民族的獨特性。聖經中首次出現「猶太人」一詞,是在波斯帝國統治時期編寫的《以斯帖記》中。從那時起,歷史學家、先知、使徒以及主耶穌都將以色列境內外的以色列子孫,看作是猶太人,他們是世界上最獨特的族羣,因為神與他們的希伯來祖先立了約,並作出了應许。
禱告:
熱氣球 ─自高自大(一) 「你們還是自高自大、並不哀痛、」〈林前5:2〉 我們沒有任何困難就能指出傲慢,它是過份的驕傲,覺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和自我膨脹,很容易在別人身上立即看出。但是一如箴言所説,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為正直,我們有很奇特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傲慢,看不到隱藏在我們話裏和行為裏的驕傲、自我膨脹和優越感,帶著「我沒有錯」的面具,像有些卡片上寫的:「我曾經犯錯,可是已克服了它,現在是完美的。」 physioo這個希臘字,來自鐵匠的圖像。風箱是用來把熱空氣繼續吹進煤炭裏,每次吹的時候,它就膨脹起來。這就是傲慢,充滿了熱空氣,只要有機會就吹出來。可是這還不全是保羅裝進這字裏的圖像,這個動詞的特別形式是指,過去的行動直到現在還帶來影響,並且是非常個人的。不僅是表現自我,也是繼續不斷有自我參與在內的自我,我曉得我比你好,我的話語和行為不斷地強調這點。解決這個盲目的辦法是什麼?保羅曉得這答案,當膨脹開始冷卻時,正確的回應是哀痛。你不需要去見心理學家,不需去讀另一本有關改進自我的書,甚至也不須受到別人嚴厲的指責,只需去參加一個葬禮,你自己的葬禮,你需要死掉而且被埋葬。在「這世界」找不到治好傲慢的藥,惟一的解救法是離開這世界,以及它所沉溺的形象。保羅用了一個屬於墳地〈pentheo〉的字眼,你可以在馬太福音五章4節和哥林多後書十二章21節找到,是對逝者發出的哀傷和心情極度的痛苦。保羅説:「不要繼續對煤炭吹熱空氣,把水澆在火上,讓它熄滅。」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