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人」有學問!情商專家餘德淳:好的責備醫心病!

170909
170909 https://goo.gl/images/SseJRR

在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責備,就像老師對學生的斥訓、上司對下屬的指罵,往往都造成一些不快的場面。然而,餘德淳博士反問:「責備真是一件不好的事嗎?」

投身心理治療30年的餘博士閲人無數,而「疑病症」的案例卻是令他格外深刻。這種病在醫學上可謂是奇難雜症,患者時常懷疑自己身患重病,其實不過杯弓蛇影而已。而根據餘博士所述,這病症的是不少留學生的「通病」,病因是源於對雙親的內疚,因他們在海外荒廢學業,瞞著父母過著糜爛的生活,還有同居、吸毒等行為,故此常受良心責備,久久不能撫平。

但餘博士稱,曾有案例中的患者因有了信仰而不藥而癒,他解釋:「這是因為他在責備中經歷了神赦罪的恩典,安撫了他的不安,故此他不再自責內疚,最後還使他的父母也歸信耶穌。」

聖經耶利米書31:20中有關於責備的經文:「耶和華説:以法蓮是我的愛子嗎?是可喜悦的孩子嗎?我每逢責備他,仍深顧念他,所以我的心腸戀慕他,我必要憐憫他。」一位女士的兒子沉迷電玩,屢受責備仍不為所動,因此請教餘博士如何有效責備兒子。餘博士建議她用以往一樣的方式去責備,不過在結尾時加上一句:「即便如此,我依舊一樣愛你。」結果她的兒子當場呆立,深受感動。由此可見在責備中表達「愛」才是最重要的,就如經文所説,即便神責備人,但仍然是以愛出發。

餘博士又為聽眾解釋經文中「憐憫」二字。「憐憫」一詞予人一高高在上的感覺,正如當社交上表達同情的時候,人們不會用到「憐憫」二字一樣,因此一些大學教授最抗拒此詞。餘博士説明:「憐憫二字的代價是十字架,是耶穌基督顧念人的脆弱,因此祂認為值得犧牲自己去救贖我們。」

在責備當中,當人知錯悔改,骨子裡自然渴望得到原諒,而餘博士指出這是神賦予人的天性。就如小孩被責備而不獲原諒時,他們往往會鬧彆扭或是發惡夢,是因為得到原諒才能使他們的心平靜下來。

餘博士闡明上帝責備與人責備之差別處:人的責備往往只流於言語上的斥罵,往往使對象感覺厭煩;而上帝責備卻使人良心不安引其自省,並奇妙安排不同的人在生命中加以扶助,幫助他得著改變。餘博士説:「上帝的愛比人長、沒有痛苦,也超越了時間的限制,而且永遠與人同在。」

他表示神是「愛之深,責之切」,祂憐憫世人,以行動教導人去愛人。因此他認為,當遇上一些討厭的人時,該學習神去接受一個看似不可愛的人。

最後,餘博士向聽眾分享一個關於「責備與憐憫」的親身經歷。餘博士的母親在他13歲的時候患癌,而當時身為人夫的父親卻做出了一些有負母親的事。餘媽媽現年91歲,卻依然對丈夫當年的事隻字不提,甚至餘博士弟弟至今仍不曾知道父親曾犯的過錯,可見餘母因為愛而憐憫丈夫,甘心獨自忍受委屈而沒有揭露他的過犯。而上帝亦憐憫餘媽媽,除了使她長壽,更使她的丈夫浪子回頭。餘爸生前亦受到良心責備,因此用餘生亦全心全意愛餘母。上帝憐憫餘媽媽,使她的婚姻失而復得,而老人痴呆症也使她忘了丈夫而然去世,因此在她的晚年亦得著快樂。

餘博士説:「上帝對我們的愛是超過人,祂希望人回到他身邊,重新調整人的生活。即使現在失去了美好的東西,但祂會還給你更好的,這便是上帝的愛。」

  •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持續下降,僅三成認為牧師誠實守信

    根據蓋洛普最新調查,美國人對牧師的信任度再創新低,僅有30%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牧師擁有非常高的誠實和道德標準。儘管如此,牧師仍然位列23個受調查職業的前半段,排名第10。護士(79%)、小學教師(61%)是美國人高度評價的職業;電視記者、國會議員及說客被認為是誠實和道德標準最低的職業。

  • 美國最高法院因國家安全問題裁定支持TikTok禁令

    美國最高法院於1月17日已裁定支持TikTok在美禁令。這意味著社羣媒體平台TikTok敗訴,從本週日(1月19日)起,TikTok的應用軟件將在美國下架。

  • 讀書推薦:基督徒父母必讀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

    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許多父母發現,與孩子的關系和溝通方式變得更加復雜。加里·查普曼博士(Dr. Gary Chapman)的《在孩子成為青少年之前,我希望知道的事》(Things I wish I’d Known Before My Child Became a Teenager)為基督徒父母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指南,幫助他們以愛心和智慧引導孩子走過這一階段。

  • 2025年值得背誦的12節勉勵經文

    新年的開始常讓人反思內心,並尋找能幫助自己保持自律或實現目標的方式。與其只關注個人目標和規劃,何不試著將目光轉向神早已為我們提供的寶貴工具——聖經,用它來引導我們前行?與其牢記那些可能被遺忘的新年計劃,不如記住12節聖經經文,每個月背誦一節,作為2025年的屬靈指南。

  • 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職場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在現代職場中,繁忙的工作節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常讓人倍感壓力。近期在「愛與衝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節目中,一位參與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傾訴了她的職場經歷:高強度工作、缺乏認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