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诗歌日:失落的语言呼唤人类灵性美善

世界诗歌日:失落的语言呼唤人类灵性美善
世界诗歌日:失落的语言呼唤人类灵性美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为这种濒危语言保育并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在中国诗歌有特殊地位以此探究东方文化;在世界局势动荡之际,乌克兰战地女孩之诗给人聆听种族对生命的体验;而基督教的诗篇具三千多年历史,但影响力穿越时空,成为人类共同的灵性补给。

世界诗歌日 濒危语言发声机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将3月21日定为"世界诗歌日"(World Poetry Day),向全球宣传阅读、写作、出版和教授诗,目的是通过诗歌表达语言的多样性,让濒危语言有机会在其社区内得到聆听。此外,世界诗歌日也是为了促进诗歌教学,恢复诗歌与舞蹈,戏剧,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支持小型出版商及在媒体上创造富有魅力的诗歌形象。

世界诗歌日让公众了解及加深诗歌文化,有助于理解其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并且能够配合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诗歌之所以可以联结起人们,凝聚人心,是因为它的语言易于传播,有时甚至是直接的。它可以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激励我们探寻真理、美和爱,甚至在某些时候可以拯救我们的生命。

 中国诗歌的地位特殊

在中国,诗歌的地位是特殊而重要的,中国的诗歌文化歴史悠久,从唐诗到宋词,元曲再到近现代的短诗、长诗、现代诗歌等,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文化构成了中国人民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审美观。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读中国古诗词和现代诗歌时,探究其中的情感和歴史内涵,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

乌克兰战地诗歌 聆听种族对生命的体验

在乌克兰,诗人谢尔盖·扎丹(Serhiy Viktorovych Zhadan)在去年2月俄罗斯入侵国土之时,发表了诗作《第一次空袭》,通过一位女子的内心矛盾和纠结,诗人描述了战争中人们既脆弱又坚强的心理状态,让人们更能切实体会战争带来的剧烈震撼,这正是诗歌能够让我们在神秘和艺术魅力之间产生共鸣的原因。

《第一次空袭》

街道。一位女子迂回穿过街道。
她停下。在蔬果店前
她犹豫。
一定要买面包?没有了──足够吗?──不够
面包?
今天一定要买面包吗?还是──
明天再买?──
她犹豫。
她盯著。她盯著手机。手机。响了。
母亲。她对母亲说:妈妈!
没听妈妈说什么
她大喊。
在蔬果店的玻璃窗前;又朝著蔬果店的玻璃窗
大喊
仿佛朝著玻璃窗上的自己
大喊。
拍著手机。
迂回穿过街道,大喊
朝著她看不见的──难沟通的──
母亲。

眼泪。眼泪,再也没有机会
原谅
她的母亲了。忘记
面包。
忘记。面包和世上每一个活著的事物。把它抛弃。
把它留下。独自。

那个早晨
开始了。第一次空袭。

基督教诗歌 滋养人类灵性

基督徒对诗歌并不陌生,因为诗歌在圣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旧约圣经中的诗篇,它是希伯来人的文化宝库。诗篇包含了一系列的赞美神、哀求祝福、倾诉内心等主题,被许多基督徒视为灵修读本。

其中,诗篇118篇5节就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例子:"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把我安置在宽阔之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大卫在面临困境时向神呼求,并且相信神会施行拯救,将他带到宽阔蒙福之地。

事实上,诗歌在基督教发挥了重要作用,透过诗人与上帝的情谊感化各地族群,时至21世纪的今天影响力扩散到世界各地,成为人类共同的灵性补给。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