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散居"一词时,我们通常想到犹太人、非洲黑奴、中国人或爱尔兰人。源于东欧巴尔干半岛的切尔克斯人也是一个散居的族群。他们原住在高加索黑海沿岸地区,由于十三世纪时被蒙古牧民侵略,向俄国求援,在十八世纪成为俄国行省,而在那些不愿臣服俄国的就开始散居各处。 切尔克斯人原本是基督徒,在十六至十八世纪时,改信伊斯兰教;现在是逊尼派穆斯林,居住在俄国、约旦、以色列和埃及。约书亚计划声称,在切尔克斯人中间,可能有少数基督徒。虽然圣经的一些书卷已经翻译成切尔克斯语,但许多切尔克斯人仍然完全没有听到福音,外界也不了解这个族群。切尔克斯人将阿拉伯语、希伯来语、俄语和英语作为自己的交际语言,他们可以找到这些语言的圣经全本。与中东其他地方的切尔克斯人不同,埃及的切尔克斯人到目前,仍未愿意安顿下来;不大愿意居住在城镇中。 这个不断迁移的族群自称"阿迪格人"(Adyghe),有独特的语言、宗教和传统。
祷告:
祈祷「寄居者的神」耶和华记念切尔克斯人,为他们预备一个永远的家乡,乃是一个更美的家乡,是在天上的。愿切尔克斯人称耶和华为他们的神,因为祂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默想:
选择性的手术--鉴察 haqar (二) 神阿、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诗139:23〉 每个上瘾的人都晓得,令人上瘾的力量是在于它是秘密的。如果把秘密揭开,它就失去力量。可是把那些令人羞揭开,是多么痛苦的事啊!把我们深藏的黑暗秘密揭开时,多伤自尊,多伤自我形象啊?一旦大卫被迫面对他的所作所为时,那课就留给他一生之久。现在他说:"主啊!我愿接受和选择这手术,祢知道我是怎样的人,祢清楚晓得我在哪里仍然是骄傲与罪恶地否认自己的罪,所以主啊!在我身上动刀吧!察看我在哪里仍有病态的想法与态度。还有主啊!以祢永恒的怜悯,把它们从我身上除去吧!"大卫晓得这么做会痛,它绝对会痛。没有疼痛的认罪,只不过是口头说说而已。真正的认罪,是让神来做的开心脏的手术,是会带来结果的手术,是有生命危险的。不认罪,我会死。认罪,也会死──可是我其余的生命想要活的话,该死的那部份就需要死。如果罪的癌症留在我体内,又让它继续生长,我就活不了,可是把癌细胞拿出来,又觉得好像我与那肿瘤一起进入了坟墓。我只有希望神就是那位完美的外科医生,这是我惟一的希望!绝不要幻想还有另一个选择。若不是深深地切入,就是死亡。
-
2025全球守望名单:3.8亿基督徒遭逼迫 北韩踞首位
监察全球宗教自由机构"敞开的门"(Open Doors)公布2025年《全球守望名单》(World Watch List),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8亿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极高的逼迫,其中中亚和非洲国家高居前10位。
-
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儒家君子"与"基督信徒"的跨界对谈
2025 Logos International Forum (LIF)5月3日在香港举行。其中信仰与中国文化论坛上半场次的会议以"君子与信徒"为主题,聚焦于儒家文化中的"君子理想"与基督信仰中的"信徒典范",旨在通过深度的跨文化对话,探寻这两种源远流长的人格理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
从温州走到大阪的中国传道人:"我在日本『织帐篷』,也在等复兴"
基督日报采访了一位现居日本大阪的80后中国传道人蒋道,了解他为何从信仰"饱和"的温州走出去,又如何在宗教冷淡的日本坚持宣教异像。
-
白烟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将领导全球14亿天主教徒
冒白烟了!白烟于罗马时间5月8日晚6点07分从西斯汀圣堂烟囱升起,名号为"良十四世"、69岁的美国籍枢机主教罗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当选为天主教会第267任教宗,他将领导全球14亿罗马天主教徒。
-
《尼西亚信经》历史探讨:界限与包容 1700年后的信仰坚守与教会反思
今年适逢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香港崇基神学院推出三辑神学对话视频,主题为"我们眼中的《尼西亚信经》"。《尼西亚信经》全称为"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历经325年尼西亚会议与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两次重要会议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