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澤光、曾健平、餘子麟研討「基督徒公民在政治政制的參與目標和方法」

「加拿大往哪裏去」基督徒參政論政研討會
5月27日的「加拿大往哪裏去」研討會,三位講員:心理輔導員、校務委員區澤光博士,加拿大播道總會董事曾健平先生,和加拿大基督使者協會學生事工幹事餘子麟,就「基督徒公民在政治政制的參與目標和方法」題目上發言,在基督徒如何參與政治政制的課題上提供方向和建議。其中區澤光博士和曾健平是基督徒社會關懷團契的共同主席。

基督徒公民參與政治政制是要去影響政治和影響政策

首先發言的區澤光博士指出,基督徒參與政治政制的目的要清晰,是要影響政治,影響政策,影響一個國家的走勢。而不是沒有目的或為消磨時間而做。就此目標,他指出基督徒可在三個不同層次上參與政治和社會,從以下三方面去介入:

第一個層面是最廣泛的影響社會大衆言論。其對象不只是教會内部的人,而是社會上的普羅大衆。

第二個影響政治政策的層面是,形成一些團體就社會議題發表意見和提出主張,並集中在某些議題上作研究和政策分析。

第三個層面是參與政黨的政治。因爲加拿大一直是一個政黨政治的結構,政黨輪流執政,如果我們只是從外圍來發聲,其作用是間接的。要影響政府政策,必需透過政黨政治,在政府的層面上有一個策略。

民主政制下,必須擴大影響力才能得勝

區博士表示,在加拿大的民主政制下,基督徒參政必須要去影響政治政策,才能發揮出大的影響力。

民主政制的性質是「數人頭」少數服從多數,不管你所持的論據多麽符合真理,但支持的人少的話就沒有影響力,不能影響政策。他以更改婚姻定義為例説,雖然社會上大多數人反對更改婚姻定義,但是在大選結果卻沒有反映出這個事實,明顯地支持更改的婚姻定義人勝出。這就是在政治現實上「數人頭」的結果,所以擴大影響力是重要的。

區博士表示擴大影響力可以通過組織和策略去做。他説,過往有釵h基督徒關心政治,但是多為被動性的去回應政策,所以當壓力一旦減退,大家就各自回家。所以,一個長期的組織能刺激基督徒持續地關心和回應政治政策,這也是這次成立社關團契的原因。

第二點在策略上擴大影響力。區博士認爲需要考慮用什麽策略在輿論上爭取主動性,將要表達的信息推廣。可能是需與一些非基督徒但是理念相同人合作,因爲過往基督徒太強調純正性,常説「我們基督徒」,「福音派基督徒」,「基要派基督徒」,故此參與的層面越走越窄。

區博士並説我們在回應不當的政策時候,不要只是表達反對的立場,更提出正面的意見,甚至一些政策的藍圖。

更多關注社會道德議題,並明確立場

區博士講到基督徒參政和參與社會的原則。他説,過往基督徒常常只強調個人道德的重要性和道德操守,比如參選人的個人道德如何,其信仰如何等,但需要在關注更大的層面,如社會道德議題等。

區博士然後指出,基督徒在社會上發揮影響力的時候,需要明確立場和定位。他説,過往歷史上,教會回應議題的時候多站在弱勢羣體這邊,但是今天我們在提出社會的議題和參與政治時,我們的定位在哪兒?比如人們對黨派的分析和認同是基於什麽原則?

以BC省為例,釵hBC省基督徒支持省的自由黨,因爲其經濟上開放的政策,但是其卻是支持開賭博的;BC省也有人反對省的新民主黨,理由是其道德立場與聖經立場不合,但是它偏偏在過往歷史上都是反對賭博的。那麽到底我們支持和反對一個黨派應循什麽原則?這是參政原則上我們需要反省的。

基督徒在網絡上有很大的發言空間

加拿大基督使者協會學生事工幹事餘子麟弟兄指出在論政上釵h時候會使用傳媒去制定輿論。但傳媒往往被認爲是財團控制,而加拿大的大財團都很懼怕給宗教人士在傳媒發聲,因爲認爲我們發言不夠中立。並且參與傳媒時,每每需要以釵h金錢換取發言的時間,這些因素窒息了我們的發言空間。但隨著網絡的發展普及,網絡的影響力增大,所以基督徒在網絡上有很大的發言空間,可以去爭取。

他解釋説,比如釵h人不看報紙的影評,而在網絡上看影評,因爲認爲其沒有利益衝突,意見中肯。又如最近響遍香港的「巴士阿叔」事件,有人拍攝的一段巴士上阿叔閙人的影片放上網,沒有任何宣傳的策略,沒有大財團的支持,但是在短短幾個星期已有超過500萬次的人在收看。其影響力大至明報出專題報道,出社論專門評論,更有人找到商機將阿伯講的「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等話語印在T-Shirt上售賣。可見傳媒的能力因爲網絡而部分轉回到民間。

華人教會需要教導整全的福音 華人信徒參政時需要反省

餘子麟弟兄指出,基督徒沒有在社會上參與,忽略公民責任是因爲教會沒有教導整全的福音。釵h人對於福音片面理解,反映在傳福音上是,將傳福音當作買一張入場票,作了決志禱告就以爲等於傳到一個人,釵h基督徒將盼望放在將來死後進入天堂的世界。但是,事實上耶穌教導我們是使萬民作門徒,做一個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子的信徒,在地上活出天國的樣式。所以基督徒在地上需要做一個先知的職分、祭司的職分。他指出教會大聲疾呼基督徒去參與政治的時候,需要明確正確教導其背後的神學理念。

區澤光博士認爲,基督徒在參政上需要反省三點,第一,打破獨善其身,基督徒過去注重個人道德,而忽視了社會議題;第二,打破依賴政府、靠政府使我們得方便的心態;第三,打破個人的包袱,區博士認爲華人基督徒今日的理念,原則和價值觀念,是在香港生長的背景下形成的,但不一定是符合信仰原則的,需要做出反省的。

加拿大播道總會董事曾健平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表示自己移民加拿大,從客旅的心態,反省到自己是基督徒華人公民的身份,以致明白我們在政治層面盡我們的責任,參與建設一個善的國家。

他並表示華人基督徒參政首先需要了解和認識情況。他認爲加拿大這個國家現在不是右傾也不是左傾,而是搖瞻ㄘw沒有一個國策。作爲一個基督徒公民,不論是那個黨派,重要的是帶著基督徒的身份,帶著基督徒的立場,帶著基督徒的理念,去正面地參與。


相關新聞:
回顧加拿大教會關心政治的歷史,反思華人基督徒論政與參政方向
基督徒社會關懷團契正式成立,460人出席成立典禮晚宴
「加拿大往哪裡去」講座及研討會推動基督徒關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