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复兴却失去灵魂 城巿丰收教会康希牧师"狱火重生"

一场官司与三年半的牢狱生活,让他在上帝面前屈膝悔改
Kanghee
康希牧师受邀在The Hope特会中与台湾著名牧师万力豪面对面访谈,真挚地分享了监狱中重生的经历。(图:CHC)

康希牧师创办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City Harvest Church),打造了新加坡最大的万人教会,然而一度在事工高峰中迷失自我,让他"赢得复兴,赢得灵魂,却失去自己的灵魂",更因涉挪用教会巨款的失信案而𨱍铛入狱。一场官司与三年半的牢狱生活,让他重新检视自己生命,在上帝面前屈膝悔改,在牢狱中经历属灵重生。

今年5月初,他受邀在The Hope特会中与台湾著名牧师万力豪面对面访谈,满头白发的康希牧师全程面带笑容,平静、真挚地分享了这段咒诅变成祝福的经历。

康希牧师于1989年以25岁之年创立城市丰收教会,创办初期带著20人开始,发展至座堂会友超过两万四千人,并曾创下5万多人的最高出席纪录,每周带领400人决志,全盛时期主堂会连同分堂与联盟教会大约有6万会友,成为世界第九大教会。

city harvest church
新加坡城市丰收教会曾为全球第九大教会。(图:CHC)

在访谈中他谈到"过去的康希",形容为充满愤怒、急躁,毫不留情。"很忙碌,也许不那么快乐。"

「可以经历复兴,却失去自己的灵魂。

康希牧师回忆他40多岁时,城巿丰收教会已是一间极成功的超大型教会,教会复兴成为他唯一目标。他形容自己为"虚假的自我",在成功的过程中极度渴望成功,变得自我和骄傲。作为有名的创办者,他仿如攀上了世界的颠峰,但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失去灵魂:"我当时总是在愤怒,对爱我的人愤怒。"

他说:"我是完美主义者,不愿意饶恕人。"

一次在室内体育馆举行的大型布道会邀请了世界级的讲员,连续四场都爆满,"我在现场很兴奋,检查一切,确保椅子摆放整齐、音响、灯光一切都要完美。"但当发现一切未达预期时,他竟在后台召集所有教会领袖,大发雷霆:"我关上门,猛拍桌子,对他们大声吼叫说:这算哪门子的卓越? 这是糕糟的服事!你们让我丢脸,也让教会蒙羞!这样做不能让神得荣耀!"

在愤怒中他甚至拿起桌子上的笔,直接丢向其中一位同工。回忆起这段往事,康希牧师的表情忧伤:"我深深伤害了他。他在教会成长,是一位非常忠心的牧者!此事以后,十年之久每次我走进房间他都想逃走。幸好他没有辞职,但我知道我深深伤害了他。"

他说:"这就是我过去的样子,我没有任何自制力,我总是充满愤怒。"

他追溯这种愤怒的根源,认为与成长环境有关:父母经常发怒,,教会的牧师也常常情绪失控。他也目睹一位生命导师愤怒时摔东西,潜移默化中让他误以为愤怒是"很酷"的:"我认为领袖就该这样,这才是真正男子气概。身为教会的使徒,就应该如此展示权威。……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型教会的主任牧师,我有绝对的权力展现个性,显示谁才是老大。"

虽然事后常感到内疚,但面对重复发生的情况,他为自己找借口:"我想这就是门训,我也是这走过来的,我只不过是将这门训传承给别人。"直到一天,他读到马太福音中耶稣的话:"你们要学我的样式,我心里柔和谦卑",惊醒了他,也破碎了他:"耶稣是柔和的,但我却一点都不柔和。"

忙碌成了灵命的杀手。

万力豪牧师曾提问,康希牧师是否因为承受众人目光的压力而导致陷入这样的情况?康希牧师回应道:"似乎是毕德生曾说过:『忙碌是灵命成长的最大杀手。』 (Busyness is the greatest killer of spirituality) 当时的我太忙碌了,生活中毫无余裕。我每天工作16小时,一周七天。早起晚睡,边吃边工作,甚至成为三家航空公司飞行里数最高的乘客之一。无论是在车上还是去机场的路上,总有三位同工围绕著我提问,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当时觉得我是为主工作,我很有生产力,我很有效率。"

当时,教会正处于颠峰期,发展势头不可阻挡。一次教会举办了大型特会,邀得布永康和赵镛基等重量级讲员,美国的三一电视台(Trinity Broadcasting Network) 专程到来现场直播这盛事。康希牧师回忆道:"那时候,感觉我们是无敌的。"

然而,现在回首过去,他坦言如果能重来一次,他不会那么依赖这种"大动能"( big momentum),而是会更多地寻找"时刻"(big moment)。他深刻体会到缺乏节制的动能非常危险:"这就像毒品一样,会让人上瘾,刺激肾上腺素飙升,让你感到充满力量,最终会停不下来。"在这种状态下,他自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求神的国和神的义,但实际上,他却将自己的位置置于神之上。"这太危险了,而这正是我当时的处境。"

他回顾时,当时的自己既没有活在当下,也没有带领信徒活在当下,反倒让他们成为为巨大异象而疲于奔命的工人,"每个人都疲惫了、枯竭了,我却愚昧到没有察觉。"

今天他会认为所有的异象和事工的真正目的是让我们更像耶稣。"一切事奉的根本,是塑造我们更像耶稣。而我过去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太过忙碌——忙碌成了我灵命的杀手。"

这样的生活一度让他感到充满自我价值,但他忽略了自己必须放慢脚步。直到有一天,一切轰然崩塌。

在监狱里,耶稣也与你同在。

2010年年中,城巿丰收教会爆出失信案。康希牧师及五名教会高层被控在2007至2009年两年间挪用教会达5千万坡币资金支持其妻何耀珊称为"跨界计划"(Crossover Project)的音乐事业,并伪造账目加以掩饰,最后六名教会领袖判罪入狱。成为新加坡自21世纪最大宗的刑事背信案。经上诉,康希牧师刑期由原来的8年减轻为3年6个月。入狱时他53岁。

对康希牧师来说,这起案件为教会、家庭和他个人带来了整整十年的痛苦与磨难。他回忆道:"刚进去时,我的状态一团糟。我非常疲惫。"审判持续了140天,在这场新加坡史上审讯期第二长的官司中,他身心耗尽。进入监狱后的头三天,他在极度疲惫中昏睡了整整72小时,"我真的累坏了。"

让他感到最折磨的,是案件上诉期间的不确定性。他无法确定自己最终会服刑多久,甚至还有谣言说他可能会被判处20年的刑期。"如果真的被关20年,那等我出来时已经70多岁了。到那时,我的儿子可能从小就不认识他的父亲。而我还能回到教会的角色吗?创立教会的那一代已经退休了,新的一代已经开始带领教会,而他们对我毫无认识。我该怎么办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在他脑海里盘旋,让他深陷忧虑与不安。

意外地,他在狱中阅读的第一本书——倪柝声的马太福音注释书给了他极大的慰藉。书中有一句话恰好讲出他的情况,击中他的心——"在监狱里,耶稣也与你同在"。

那一刻,他深深感受到耶稣的同在。"我知道耶稣在监狱里也与我同在,我知道祂在动工,就算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每天都会没事的,因为耶稣与我同在。"康希牧师回忆说:"当我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哭了。"

我就是你的命定,难道还不够吗?

对康希牧师而言,入狱前九个月是最难熬的时光。"所有的问题都在我脑海中打转:『为什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现在?主啊,我不是在为你作工吗?我的将来该怎么办?』"

在那些充满沮丧与怀疑的日子里,康希牧师发现了自己里头最深的恐惧——害怕生命没有意义与价值,害怕被历史遗忘,害怕没有人记得自己。他坦言,孤独与监牢的环境让他灵魂的丑陋一一浮现。"我内心对那些我怀恨的人逐一说教,愤怒不断堆积——愤怒,再愤怒。我甚至对神呐喊:『那我的命定呢?』"

就在他愤怒的深坑中,一天,神对他说:"我就是你的命定,难道还不够吗?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只让我成为你的命定,这是否足够了?"这句话深深击中了他的心。"那一刻,我对主说:『是的,主啊!我会对祢说一百万次我愿意:即使我什么都没有,耶稣,你就是我足够的命定。』"

从那天起,他的人生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转捩点。"我的整个人生都改变了,一切都不一样了。"说到这里他掏出纸巾,擦拭眼中的泪水。

安静,是神最喜悦的声音。

"没有羞辱,就没有谦卑。"这句亚维拉的德兰修女名言,成为康希牧师生命中深刻的写照。他坦言:"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第二次服侍的机会,更没想到能再次为耶稣而活,这是一个极大的祝福。"

回首那段充满羞辱与磨难的日子,他说:"我必须说,我遇见了神,并且与神摔跤。"这些经历教会了他谦卑,也让他学会放慢脚步与顺服。他逐渐明白唯有被主的爱充满、学会爱,才是一切事工的真正起点。"否则,一切都只是本末倒置。"

自此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改变——更多的安静与独处。他在狱中学习到,放慢脚步到一个地步,当他完全安静下来时,他听见了神的声音。他分享道:"我意识到我的整个属灵旅程不只是一场大型表演。神不是要我成为一个名气十足的牧师,也不是关乎有多少人在Youtube或Instagram上追踪我。但祂要的是要好好爱我,并让我享受祂的爱。"

他深刻体会到:"安静,是神最喜悦的声音。当我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甚至连音乐都不听,祂会对我的灵魂大声说话。我不再需要白噪音,也不需要外在的事物来启动我的一天。我只要安静,就能与神连结。"

康希牧师强调,独处的真正意义在於单单为了与神相遇,"就在那完全的安静与独处当中,你遇见神。在那一刻,你的灵魂得到医治。你活在当下,不再为未来的事焦虑。当然,你可以为未来祷告,但你的心是在当下,对神说:『主啊,我再次来到你的面前。』"

"就是我和祢(神),安静与独处。"他说。

少犯罪,少说话,多饶恕,不讲八卦

监禁生活带给他的其中一个重大改变是"零愤怒"。"坐牢之前的我,充满愤怒,满心苦毒。我脑海中有一本黑名单,记著所有伤害过我的人。"他回忆,在进监狱的那周,他看到朋友们在 Instagram 上分享度假和参加活动的照片,心中感到强烈的不平衡。作为他们的朋友和牧者,他非常生气和敏感,因为他即将入狱,而他们却无忧无虑。

在监狱里,他每天都在学习释放饶恕。他读了一本马丁·路德的书,路德每日省察自己的内心,像 X 光扫描一样检视灵魂,并向神恳求赦免。康希牧师也在监狱中操练这样的习惯,他花时间反思自己的内心,向神询问是否对某些人存有苦毒、贪婪或愤怒。

"父啊,赦免我的罪,如同我赦免得罪我的人。"这样的释放饶恕祷告成为他每日的属灵操练。监狱里的环境充满愤怒与暴力,每三天就会发生一起打斗。然而,圣灵对他的呼召却是要他成为完全相反的人——学习柔和与饶恕。

在监狱中,康希牧师也意外地学到另一项重要功课——停止八卦。由于囚犯们长期被关在牢房中无所事事,闲话成了日常的消遣。然而他坚持不参与任何闲话和八卦,几年间操练"少犯罪,少说话,多聆听,多去爱,多饶恕,不讲八卦"。他分享道:"3年零6个月里,我完全不谈论其他教会在做什么。因为在监狱里根本没有人在乎,也不再谈论其他牧师、领袖或长老的闲话。我只单纯地爱耶稣。哇,我真的感受到天堂!"

专注于如何在监狱中为耶稣发光

万力豪牧师问:"你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出狱,或是你还有没有机会再服侍,你有想过可能将来也没办法服侍了吗?"

康希牧师分享了他的心路历程。他学会了接受可能在监狱中度过20年,甚至再也无法参与事工的现实。"我来到一个地步,能够接受我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当牧师或讲员。"这种心态的改变让他专注于如何在监狱中为耶稣发光。

在监狱的礼拜中,他担任吉他手、摆椅子,并鼓励其他囚犯。他说:"我其实很享受那段时间,坐下来弹吉他。有些人会来找我,问我可以为他们祷告吗?因为他们正经历一些困难。"尽管监狱里严格规定不能互相触碰,他仍然静静为他们祷告。此外,他学会了以仆人的心态来服侍他人。"我真的很享受那段时间,我感受到在地如天。"

"监狱学堂"毕业:零愤怒,持续饶恕,拥有无限的耐心

狱中的生活充满艰辛,康希牧师面对简陋的饮食、没有床铺和冷气,还要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煎熬。他瘦了20公斤,但内心依然充满喜乐,这份喜乐来自于安静与独处、读神的话,以及彼此服侍和学习谦卑。"那是一种极大的喜乐。"

为了亲近主,他每天清晨五点起来祷告。"我真的想要亲自遇见主,不是为了布道会或特会。我每周二、五禁食,只因我渴望更亲近耶稣,操练灵命,对付我的老我。"

三年半的"监狱学堂"毕业后,康希牧师出狱,继续担任城巿丰收教会的主任牧师,但已经脱胎换骨。"我总是能微笑,我真的在监狱里学会微笑,每天带著笑容,零愤怒,持续饶恕,拥有无限的耐心。"

学会放手:神总是做得比我更好

在访谈中,他谈到了"执著"的问题。他指出,许多人过于执著于服侍、成功、事业名声,甚至婚姻和家庭,这些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偶像。"而最抓住我们的地方是——这些一开始会说我只是在旁边陪你,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主角。最后你发现:这怎么会成为我人生的驱动力呢?"

他提到,执著会带来焦虑。"很多教会领袖活在焦虑中,担心经费、人手是否足够,是否能行得通。"康希牧师表示,过去2000年的属灵伟人懂得放下。"我给自己一个挑战:能不能更多放下。"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他创立的教会,这也是首要放下的部分。在教会的管理、董事会运作和日程上,他与其他领袖共同决策,若他的建议被否决,他便退后。他把这视为"小实验"——不强势、不依赖责备、不那么忙碌,只靠活出耶稣的样式,看看教会是否仍会复兴。

结果证明是肯定的。"随著年纪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当我能越放手,让神更多地掌权,神总是做得比我更好,而我也变得更喜乐了。"
我们去年信主的人数是这几年最多的,虽然主堂人数不如以前,但整个大家庭的总人数却比以往更多。」

"过去的康希"已经过去式。他补充道:"而且我不再愤怒,每天都带著笑容。我不再用威胁来带领别人,现在有时间安静读经,真的变得更快乐了。"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

  • 被禁普林斯顿大学女子田径赛 跨性别运动员兴讼

    一名自认为女性的男性运动员,因被取消女子田径赛的参赛机会,现正向普林斯顿大学及相关体育官员提出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