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将成为好莱坞的基督教年,今年将有六部与圣经有关的电影在各个影院上映。其中有"上帝之子","上帝没有死","挪亚","天堂是真的(或译《真的有天堂》)","末日迷踪",和"出埃及",以及另外一部正在筹备拍摄的"迦南与亚伯"。
过去几十年里,好莱坞根据圣经或者基督教文学作品拍摄的电影中有许多经典,如几十年前的"十诫",2004年的"基督受难记",以及2005年的根据CS 路易斯的作品改编的两部电影。
今年的这种基督教热现象并不表示说好莱坞也回归基督教了,实际上,好莱坞与美国的基督徒在最终总不会是在同一条道路上,好莱坞热衷于基督教,是看中基督徒的钱包,同时也是好莱坞创作的一种风格。好莱坞喜欢超自然能力的电影,同时也总是在一段时间以后要回从古典中挖掘电影题材,因此圣经就成为这种题材回归时候的一种选择。但是同时有这丹h的电影都在圣经里面或者在基督教的文学里面挑选题材倒是一个很罕见的现象。
除了题材上的回归这个解释以外,2014年好莱坞的基督教热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思索人生的意义,好莱坞就想借制作对圣经题材的基督教电影来回答美国人的人生问题,他们希望美国人会掏钱买票来看好莱坞提供的一个答案。
对基督徒父母来说,2014年好莱坞的基督教热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们在每个暑假的时候,都要为他们的儿女们挑选一个干净的电影。这种传播基督徒价值观的电影无疑就是基督徒父母最好的电影选择的标准。他们并不追究好莱坞是否在传播基督教呢,还是为了吸引基督徒的目光而吸取基督徒的钱包。他们认为,只要是体现基督徒价值观的电影,他们就可以支持,他们就放心带儿女们去观看。而这正是好莱坞所盼望的。
当然也有基督徒认为,这是上帝开始用电影来作为手段来传播福音信息,因为上帝可以使用任何的手段来传播福音。
看上去好莱坞已经挖到基督徒这个金矿。
如果电影做得非常精美的话,也可能让基督徒感到电影可以成为教会推广福音的一个工具,并作义务性的宣传。因此这种义务性的宣传将成为这些电影非常成的一个关键。真像当年基督受难记的发行放映一样。
比如,电影"挪亚方舟"耗资一点五亿的费用来制作,大制作电影肯定可以吸引得很多非基督徒,当然基督徒肯定是要前往观看的。电影"上帝没有死"有点像回应上个世纪60年代年轻的一代说"上帝己死"。电影"天堂是真的"是根据真实故事所改编的。
最早上映的有关信仰的电影是"上帝之子",讲述上帝之子耶稣生平故事。这个电影是根据去年最热门的一个电视系列片"圣经"这个制作团队所制作的,"上帝之子"这部电影已经获得了许多基督教领袖的支持。"上帝之子"上周末在北美3260家影院上映,预计获得2650万美元票房收入,观众对该片打出"A-"的评分。
"上帝没有死"已经获得的超过一千多家教会的团体订票,这种情况是一般的电影所无法想象的,这些电影不但可以让基督徒的父母认为他们的子女现在一个好的电影可以观看,同时他们也希望借这些电影向非基督徒传播基督教的福音,因为大制作的精美的电影有时候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这也再一次证明圣经是一个伟大的故事。
作者:朱易,《国际日报》总编辑,曾任教于中国中南大学;著有《活出不平凡——现代西方十大品格典范》(培根文化出版社),《美国长春藤大学校长演讲集》(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教会发展大趋势》,《重回安提阿教会》,《从为奴之家到应许之地》(山行文化出版社)等。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