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基督徒與10億無神論者的對話

佈道家路易•包樂與中國政協官員趙啓正合作:《一個無神論者和基督徒之間的友好對話》
於11月16日展開訪華行程的美國著名佈道家路易•包樂博士(Luis Palau),17日與中國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趙啓正在上海簽訂備忘錄,決定將他們今年關於宗教、哲學、科學等問題的對話討論整理成冊,以中英文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出版。

這本書書名初定為《一個無神論者和基督徒之間的友好對話》。據中國新聞社報道,路易•包樂和趙啓正兩人在17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世界人民應「和而不同」,信徒與非信徒之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之間應該互相尊重、和諧相處。包樂説,自從他今年5月與趙啓正首次就宗教哲學問題進行交談後,二人一見如故。這些對話「非常嚴肅」,也促使他開始思考一些過去三十年從未想過的問題;而將對話的内容整理出版,是爲了促進不同社會背景的人們加深瞭解,為實現「和諧世界」的美好理想而共同努力。

趙啓正則表示,信仰、語言、教育背景,都不是相互理解的障礙。他和包樂博士的交談互不隱瞞觀點,卻能友好對話,這是一項突破。他又稱讚作爲哲學家和神學家的包樂語言簡練,有高度的邏輯性,善於用簡單的語言講述深刻的道理,因此雙方談話效率很高。「全世界有20億基督徒,中國有10億無神論者,我們兩人之間的對話代表了地球上兩個重要人羣的交流。」他將這些對話比喻為「在平靜的湖中扔下了兩塊石頭」:「雖然他們各自都激起了漣漪,但兩朵浪花相遇時才是最美的。」

包樂博士生於阿根廷,曾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過佈道大會,1,500多萬人當面聆聽過他的講道,而他更透過電台和電視台向100多個國家的幾億聽衆傳講過福音。他曾到訪台灣、香港、新加坡、印尼、以及中國上海,面對面地向幾十萬華人佈道。他把這次訪華稱作一次「十分不同尋常的旅行」。他將在上海和北京會見多名中國基督教領袖及政界人物,參觀官方教會,並在北京缸瓦寺教堂舉行禮拜。關於即將出版的《一個無神論者和基督徒之間的友好對話》,他説,從基督教的層面看,與一名無神論者友好交談,並將談話出版,是一項創舉,也將幫助美國人民理解中國。
  •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為期四天、旨在動員亞洲新一代基督徒領袖投身普世宣教的「Arise領袖高峯會」(Arise Leadership Summit)於週一在印尼開幕。開幕式以多彩的文化慶典、敬拜,以及以「亞洲興起為宣教力量」為主題的專題演講拉開序幕。

  • 從聖經看21世紀門訓契機 牧者籲華人教會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舉行的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上,於宏潔牧師向與會牧者發出呼籲:華人教會應當把握門徒培訓與屬靈傳承的契機,讓下一代信徒成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