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國葬 坎特伯雷大主教:活在永恆的人再「見」女王

英女王國葬 坎特伯雷大主教:活在永恆的人再「見」女王
英女王國葬 坎特伯雷大主教:活在永恆的人再「見」女王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國葬儀式19日在西敏寺舉行,2,000名嘉賓出席、全球40多億人觀看直播;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汀· 韋爾(Justin Welby)祈盼人們在上帝永恆的國度裡與女王「再次見面」。

在永恆裡與女王再次見面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日前逝世,國葬儀式19日於西敏寺舉行,約2000名賓客出席包括國王和王室直系親屬、各國領導人、政要和歐洲皇室成員。

靈柩繼而送往温莎堡聖喬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舉行下葬儀式,數十萬人沿途排列夾道相送,200 萬人湧入倫敦,數千人在海德公園的大屏幕觀看這歷史時刻;全球超過40億人透過電視、網絡平台觀看直播。

靈柩抵達教堂後,温莎學院院長大衞康納(David Conner)主持送葬儀式,坎特伯雷大主教賈斯汀· 韋爾(Justin Welby)為眾人祝福。女王遺體將安葬在喬治六世國王紀念教堂內的皇家拱頂,與已故丈夫菲臘親王同葬。

在國葬上,坎特伯雷大主教表示,女王觸動了「無數人的生命」並指出:「許多領導人生前被高舉,死後卻被遺忘,女王陛下的榜樣不是建立在她的地位或野心,而是她追隨的人。」

他繼而説:「我們都將面對上帝的審判,亦分享女王在生與死中激發她作僕人的領導力——生前服務人民,死後給人們希望。」

大主教祈盼,所有效仿女王榜樣、相信上帝的人都活在永恆裡,並且與女王説:「我們將再次見面。」

香港市民悼念英女王 

在香港,不少市民聚集在金鐘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悼念英女王,領事館門外擺滿鮮花、心意卡及蠟燭,亦有人躹躬致意及觀看國葬儀式直播。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9月8日傍晚,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堡(Balmoral Castle)駕崩,享年96歲。英女王生於1926年4月21日,27歲接受加冕,在位70年7個多月,為英國在位最長的君主。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