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基督教論壇」被批無視大陸家庭教會

add.
傅先偉與周神助。(圖:中新網)
8月27-29日在台灣台北舉行的「兩岸基督教論壇」落幕。中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官員及三自教會教牧人員等90人,與台灣周聯華、周神助、魏悌香、新生命小組教會顧其芸牧師等160多名教牧人員會面。

台灣基督教媒體對此次兩岸教牧聚首做了正面報導,稱其為兩岸教界的「盛會」。新生命小組教會臉書也及時更新論壇進展,圖文記錄「歷史上的一刻」。

而另一方面,「兩岸基督教論壇」(「論壇」)自始至終都處在質疑聲中。

當地時間8月30日上午,台灣長老教會與中國家庭教會代表召開新聞發佈會,批評中國三自教會藉「兩岸交流」之名,實為在台灣實行「統戰」。

郭寶勝牧師在發佈會上代表中國家庭教會發言,他指出,此次「論壇」沒有中國家庭教會代表,是中共當局實施對台灣宗教統戰的重頭戲,更是「從宗教統一達到政治統一」的戰略工具。

於迦勒牧師代表「中國福音會」發言,他呼籲中國政府承認中國家庭教會存在的事實,尊重基督教信仰的正統性,還家庭教會與信徒自由與合法地位。他還呼籲出席「論壇」的台灣教牧在與中國「三自教會」往來方面適可而止。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部份牧長收到「論壇」邀請函時,難以決定是否要參與。

7月9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竟a豐和總幹事林芳仲公開發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兩岸基督教論壇之牧函」(「牧函」),重申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中國教會的理解為:除了同為普世教協會員教會的中國基督教協會外,也不能漠視家庭教會的存在事實;中國基督教兩會(中國基督教協會與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自稱為『接受共產黨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是『愛國愛教的團體』,而家庭教會則有不同的屬性。

「牧函」提醒:中國基督教兩會仍具有濃厚的統戰意識,目前並不適宜私自與之接觸,我教會不宜參加「兩岸基督教論壇」。

在論壇27日議程結束之後,對華援助協會(ChinaAid)也發文抨擊,認為此次「論壇」並不具代表性。

中國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傅先偉在論壇開始説,他代表大陸2千萬基督徒向台灣基督徒問好。對華援助協會指出,2千萬這個數字只是中國三自教會信徒的數量,而將近4、5千萬家庭教會信徒完全被無視,被拋在「論壇」之外。

對華援助協會亦提出,參與「論壇」的台灣教牧人員只是台灣教界的一小部份,不具有廣泛代表性。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