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9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以新一代年轻领袖的身份参加了在首尔仁川(Incheon, South Korea)举行的第四届洛桑大会(The Fourth Lausanne Congress),同时也参与了大会的服事。作为大会的中文文字翻译,我不仅参与文字翻译,还参与了大会的注册、协调等多方面的服事,因此也有机会了解大会幕后的一些筹备和运作,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功课。本次洛桑大会的主题是:"让教会一起宣告和彰显基督"(Let the Church Declare and Display Christ Together)。
我在大会开始的前两天负责在注册处服事,旁边有一位中年韩国弟兄站在那里举著引导牌,引导与会者前往他们需要去的地方。这位弟兄足足举了两天的牌子,由于他个子不高,举牌子特别费力。后来有机会我们坐下来聊天,我才知道,他其实是首尔国立大学的教授,只有两天假期,所以来服事大会两天,第三天就要继续回去上班。而他,只是韩国教会派出的1400多位志愿者中的一位。他们都不是没有工作、闲得没事做的人。更不用说还有6000多位当地教会的弟兄姐妹,24小时不间断地为大会祷告。这样的服事心态,怎能不令人感动?
每天有5000多位基督的门徒、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属神子民一起聚集、共同敬拜,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喜乐和盼望,这大概就是将来在天堂敬拜的一瞥吧。
1: 洛桑运动和本届大会本身并不完美,存在许多缺乏与不足之处。比如,神学上的宽泛(当然,这取决于你自身的神学光谱),再比如本次大会形式大于内容,以及我们在大会期间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然而,我相信几乎所有参加者,都在神所托付给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中尽力做到最好。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完美。即使今天我坐在回程的飞机上,回想今早总结会议中我们提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小组同工在"可以改善的问题"下方所写的备注"We still love you"深深打动了我。即使不完美,即使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但我们仍能在基督里互相体谅,彼此相爱。
2: 洛桑运动的本质在于联结与合作,旨在促进全球教会在宣教事工上的合作。这注定了洛桑不是一个宗派(在神学与教会治理上的联结),也不仅仅是一个会议,而是在会议期间和会议结束后,与会者共同制定策略、付诸行动,尤其是针对自己感兴趣或有负担的领域一起寻找出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也是值得努力和钦佩的。
3: 普世教会需要更多的联结。我们需要彼此聆听来自世界各地关于神的作为,以及各地教会所面临的挑战。这样,我们才能彼此扶持、互助,实现资源共享,打开我们的视野。摒弃"一亩三分地"的华人"山头主义"是非常必要、有帮助且有意义的。本次大会让我有机会聆听来自世界不同地区关于上帝作为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是站在我面前的人带著眼泪诉说的,是一位外国人用流利中文讲述的,这些故事如此真实、宝贵,让你听过后会永远记得,甚至听了一遍仍觉得意犹未尽,深深触动你的心灵。这些故事是你在互联网上很少能读到的,是你在只关注自己日常生活和服事中不常听到的。
4: 洛桑对诸多领域的关注与强调,值得我们华人教会学习。比如,洛桑对职场宣教的关注,对年轻领袖的关注,对数字时代福音策略的关注,对受逼迫教会和未得之民的关注等。这些领域对我们华人教会来说普遍陌生,尚未全面开展系统性和联结性的宣教事工,而洛桑所强调的这些主题,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宣教的方向。
5: 筹办洛桑大会的韩国教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这值得我们华人教会反思、悔改并借鉴。华人教会一提到钱,反应就是要"忠心",而我们定义的"忠心"就是不花钱。当然,钱花在自己身上是另外一回事,花在教会、神国和宣教上则被视为"不忠心的浪费"。然而,几千、几万美金的旅行、几万甚至数十万美金的豪车,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金的豪宅却被认为是必要的,是"忠心"的表现。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在财务管理上的心态,尤其是在宣教与神国事工上的投入。
6: 洛桑运动对地方教会(Local Church)的关注不足,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洛桑运动的神学根基并不主要放在地方教会身上,而是更倾向于宣教机构,而非教会在宣教领域中的角色。此外,洛桑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宣教,而非以建立教会为目标的全职宣教士。然而,这并不意味著洛桑忽视地方教会和全职宣教士,但我个人的感受是,洛桑的焦点不在于此。这一点让我感到略微遗憾。当然,这也可能与教会在宣教上的局限性有关,或者是地方教会在宣教上的投入不足导致的失望。不过,我期盼洛桑能更加关注地方教会在宣教中的角色,并推动"以教会为本的宣教"理念的实现。
7: 作为一个运动,洛桑运动的限制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落实大会的讨论成果?如何为普世教会提供合作的平台与机会?如何保持神学上的纯正,并联结普世福音派教会?洛桑目前似乎遇到了瓶颈期和疲惫期,但也面临新的挑战与契机。对我个人而言,我不会对洛桑有过高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够把本届大会的提议和关注点做好,我认为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与其抱著不切实际的期待或批判的眼光,著眼于当下,尽力而为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8: 华人教会需要更多地参与普世宣教。本次大会中,华人牧者、领袖和宣教参与者数量不少,但我们仍需要更深地、切实地参与普世宣教。我们不能自我封闭或自满,需要不断学习、更新,并付诸行动。无论是差传机构、福音机构,还是地方教会,我们都要承认,在宣教方面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上帝赏赐给我们的福分和恩典中,还有许多未被充分用于神的国度。我们应当悔改,并寻求突破和改变。
9: 我希望在2026年7月的华福大会中,能够继续探讨华人普世宣教的实际行动与策略。此次聚集的目的应该是聆听、学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尤其是针对年轻世代的宣教策略。普世华人教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依然严重,如何兴起年轻的领袖,如何向更多年轻人传福音,如何牧养并挽回流失的新一代,这些是我希望在2026年大会中能够看到的。这些策略的制定和合作平台的建立,离不开普世华人教会牧者、领袖和基督徒,以及华人差传机构宣教士的支持,包括参与大会、奉献与祷告。
10: 普世华人教会的牧师们,我们可以做什么?前面提到洛桑似乎在淡化地方教会的角色,那么作为牧师,我们在推动宣教方面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反思?我们是否依旧停留在过去"奉献支持差传机构"的模式?我们需要学习与成长,或许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地方教会的牧者,我们能否超越"我的堂会最重要"的思维,建立以宣教为导向的教会,并在教会中推动"以宣教为导向的门徒训练"?
11: 最后,能在忙碌的大会日程和服事中抽身,与新老朋友喝咖啡、吃饭,并彻夜长谈,真是再美好不过。我们的对话既有轻松闲聊,也涉及神学与教会等严肃话题;既有流泪的祈祷,也有开怀的大笑。这些经历和属灵的财富,是我在日常牧会生活中很难得的宝贵时刻。
原文发布于 勇守真道,基督日报蒙允转载。
秦恩光牧师,秦恩光牧师,与妻子育有4个年幼的孩子,温哥华浸信会信友堂拜访牧者(主要服事教会中的年轻家庭和青少年)。前美国印城华人教会西北堂的植堂者/牧者。加拿大华人神学院教牧学博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