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告诉读者自己的一个秘密,我处身于"无间道",一方面我是基督徒,但另一方面我也是怀疑学会的会员。
怀疑学会是由美国著名怀疑论者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博士成立的,舍默博士原本是基督徒,但后来他决定放弃基督教信仰。他有一个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他断言基督教信仰经不起科学考验。由二零零一年起,他在《科学美国人杂志》撰写专栏,他也是美国科学和健康委员会的科学顾问。一九九二年他创办了怀疑学会,目前该会有超过五万五千名会员,每两个星期怀疑学都在加州理工学院举办讲座,舍默经常邀请著名科学家讲解有关科学的主题和批判超自然的事物。我很想知己知彼,由于会员可以买到较便宜的讲座门票,故此我加入了该会。
上周日的讲座很特别,因为主题是关于佛教。你可能以为因为怀疑学会的一贯立场是反宗教,所以演讲内容必定是反佛教。恰恰相反,主讲嘉宾克里斯‧安佩博士(Chris Impey)高度赞扬佛教僧侣,他介绍了自己的新书:《虚空前的谦卑:一位西方天文学家的东方之旅,西方科学和藏传佛教相遇》(Humble before the void)。在书中安佩博士描述他到印度教导一组藏族僧人学习现代科学,他惊讶于他们对科学的开放态度,安佩博士在演讲的开头引用了达赖喇嘛的名言:"如果科学证明佛教的一些信念是错误的话,那么佛教不得不改变。"
安佩博士说,佛教僧侣不是教条主义者,他们的训练包括严格的论证,通常僧人以两人一组的形式互相辩论,没有人会把教义看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期望简单的和直接的答案,这种心态令他们以开放于学习科学。
安佩博士发现了一些佛教的教义和现代科学具有共同点,例如我们知道原子有许多空间,所以物质的实体性是一种错觉。有趣的是,佛教也认为世界的本相是空无的,故此,世界对我们而言无非是梦幻泡影。在多重宇宙(multiverse )的观点下,我们现有的宇宙是许多宇宙中的一个,宇宙在大爆炸和大毁灭的周期内循环不息,同样,佛教也有一个周期性的宇宙观。
在演讲临近尾声时,安佩博士显示一个和尚逐渐变成爱因斯坦,这说明了安佩博士如何尊重那些僧侣。演讲结束后,舍默博士说:"很多人以为基督教对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解释是正确的,其实在基督教以前很多其他宗教也有宇宙起源论。"之后安佩博士花了几分钟来解释宇宙大爆炸理论,并指出宇宙的年龄约为一百三十七亿年。舍默博士笑著回应:"绝不是六千年!"他嘲笑有些基督徒相信地球年轻论,一个赞扬佛教的讲座竟然被用来批判基督教!
我明白为什么舍默博士会邀请安佩博士来演讲,正如前面提到,舍默博士提倡科学,他经常批评基督教是反科学的。佛教对科学的开放性,正好顺应怀疑学会的使命。奇怪的是,这个讲座是关于谦逊,但舍默博士却很自豪于其反基督教立场,看来,他是利用了佛教僧侣的谦逊去提升自我。
我想强调,我对安佩博士怎样分析佛教没有太大异议,我不能否定他跟西藏僧侣相处的经验,因为我不在那里。不过,很多基督徒不也是对科学开放吗?例如遗传学家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是虔诚的基督徒,他是人类基因图谱计划的领导人,也是生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主任。此外,一些基督教教义与现代科学也有共同点,例如英国神学家和物理学家约翰‧白金汉(John Pokinghorne)认为,基督教神学和现代物理学描绘出宇宙更深层次的真相,而这真相违反我们的常识。公平地说,西方基督教国家早于佛教国家采纳现代科学。从一九零一年到一九九零年,百分之八十六诺贝尔奖得主是犹太人和基督教徒,其中不乏科学家明确地赞同犹太基督教传统,例如查尔斯‧汤斯(Charles Townes)于一九六四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科学和宗教是平行的,他们比大多数人所想更为接近,从长远来看,他们必会融合。"安佩博士在演讲的开首征引了达赖喇嘛的名言:"如果科学证明佛教的一些信念是错误的话,那么佛教不得不改变。"最后舍默博士嘲笑有些基督徒相信地球的历史只有六千年,事实上,许多基督徒也抱有同达赖喇嘛一样的态度,根据地质学和天文学的发现,许多基督徒已经放弃了地球的年龄只有六千年的说法。
安佩博士在书中说,比起美国学生,这些藏族僧侣更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这不是一个公平的比较。安佩博士指出,这些佛教僧侣只受过有限的科学教育,他们要从基础去开始学习,无怪乎他们对新鲜和有趣的科学知识感到好奇。以经济增长来作为比喻,美国经济增长在过去十年只是百分之三左右,相比之下,中国在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约为百分之九到十。当你有一个较低的基线,增速当然会看起来更加神奇。
我想再次强调,这篇文章绝不是反佛教。我的主要观点是,无神论者和怀疑者使用了双重标准来判断基督教和佛教。当一个和尚摇身一变而成为爱因斯坦的时候,大家表示钦佩。但如果我在讲座中显示一个牧师变成爱因斯坦,我相信舍默博士和怀疑学会的成员会站起来抗议。本次讲座特别赞扬谦卑,但是,我只感觉到傲慢与偏见。
作者简介
余创豪(Chong Ho [Alex] Yu)是美国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教育心理学博士及哲学博士,现任 Azusa Pacific University 心理学系副教授和大学统计顾问,其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测量,跨文化比较,宗教心理学,量化分析之哲学基础,先后发表了七十多篇学术论文和多本学术著作,如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Causal inferences and abductive reas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