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运动越嚣 "恐同"等词推波助澜

soc_20111116_soc.
同性婚姻运动席卷美加、欧洲各地,从婚姻权益到中小学性教育课程,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巨大。近日有作者嘉伦撰文,认为同运之所以容易影响下一代,其中一个原因是"创造"了不少新字义,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社会的思想及价值观。

嘉伦提到加拿大一名同性恋教师透过法律手段逼使学校以宣扬同性恋的故事书作教材,并将"性倾向"、"性身份"纳入一般的正式课程,更促使了鼓吹同性恋的展览、游行等在校内出现。嘉伦特别提及教材中有一份名叫"挑战学校里的恐同"(Challenging Homophobia in School ),指老师若对同性恋的题材保持缄默就算是"主动压制"。

嘉伦说:"整个同性恋运动向下一代思想进攻最厉害的武器,恐怕要首推字义的创造和更改。言语和文字是我们每天的沟通工具,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停留于我们脑袋之内,潜而默化地改变我们思想,而且更会被纪录下来,流传后世。"他认为同性恋运动利用了创造字义,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文化,甚至创造了文化,后果深远。

他举例,现在在媒体中流行的词语"恐同"(homophobia)长写是"同性恋恐惧症",将不认同同性恋的行为异化为精神病的名词,而"异性恋主义"(heterosexism)将异性相吸的自然现象说成为一种"主义"。还有"转性恐惧症"(transphobia)及"性别惧恐症"(genderphobia)等字词都是低眨不认同变性或多元性倾向的新字词。此外新课程更规定老师使用一些新字词,借以改变传统的家庭观及带两性色彩的字词,如以"伴侣"取代"夫妻"、"家中成人"取代"父母"等称呼。

嘉伦表示"用字义的创新及更改在法例上造成混淆"。加拿大法例将"不同性倾向旳字词"加入仇恨法,但一直未有加以定义,直至最近安省咸美顿自由党国会议员Beth Phinney在其选民追问下,最后承认同性恋、双性恋、三性恋、人兽交、恋童癖、乱伦、多夫多妻制及性虐待等都应包括在"不同性倾向"的定义内,甚为模糊。

他认为现在加拿大面对婚姻定义的更改问题,正突显了此手法对社会构成的压力:"婚姻定义的更改是对整个人类社会架构重锤一击,且是对下一代的思想体系,进行翻天覆地的转换。"一旦婚姻定义被更改,孩子学习的字义、字典、学校课本、考试等等都将会被逼满足同性恋运动的要求才会被判定"合格",关系不少。

他认为若政府、教会坐视不理,社会将面临重大危机:"倘若政府继续软化,倘若国民要理不理,倘若教会继续沉睡,倘若父母仍看不见子女们所面对危机,这此事情都会发生,思想阵营一旦沦陷,失地将会难以复收。因为字义的更改,是占攻思想最厉害的武器,我们岂可不防?"
  • 【使命商道论坛】使命营商之道:要喜欢传福音,亦要喜欢做生意!

    【使命商道论坛】使命营商之道:要喜欢传福音,亦要喜欢做生意!

    City Director 白金銘(Jimmy Pak)2000年設立一家IT和商業顧問公司,5年前與職場學院(IMT)的創辦人保羅·史蒂文斯(Paul Stephen)建立了香港職場轉化學院。他在會上說,基督教信仰的企業家和社會業界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包括廢除奴隸及讓小兒麻痺症消失。他相信基督徒聚在一起發揮影響力時能解決社會一些深層的問題。

  • 好莱坞明星分享洛杉矶大火动态 表示"我们信靠上帝"

    好莱坞明星克里斯·帕拉特(Chris Pratt)在洛杉矶附近的野火发生后首次回到家中,并于1月22日更新了灾后动态。这位直言不讳的基督徒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感谢大家的祷告和支持。他表示,尽管损失惨重,但"我们坚韧,并且信靠上帝,把这一切视为一种祝福。"

  • 带著"重刑犯身分"就职的总统 

    川普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判重罪,带著"重罪犯烙印"上任的总统。"爱与冲突和睦事工"会长刘哲沛律师从法律和信仰的视角,将川普的经历与保罗在捆锁中的福音见证相联系,强调悔改、更新和恩典在基督信仰中的核心意义。他也指出,无论世人的身份如何,每个人都可以因信靠耶稣基督而被赦罪,成为神的儿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盼望。

  • 教会是罪人而非罪犯的避难所:福音派领袖支持执法进入教堂

    家庭研究委员会主席、政治家和福音派领袖托尼·帕金斯(Tony Perkins)公开表示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执法新政策。他强调:"教会是罪人的避难所,但不能成为犯罪分子的庇护所。如果这些教堂收留了谋杀犯、强奸犯或其他非法进入美国的犯罪分子,那么政府完全有权力进入并将他们带走。"

  • 约翰·派博回答:一年的读经计划开始了 如何把圣经故事运用于个人生活?

    在最新一期的《问约翰牧师》播客中,约翰·派博牧师探讨了如何将圣经中的故事运用到个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