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时会听到教会的丑闻,例如有教会领袖因著金钱、名利或美色而跌倒等,这种这些事件不但叫基督徒难堪,也常会产生许多信仰的困惑。究竟基督徒应当如何面对呢?以下是我个人的浅见,列出身为事件旁观者(不适用于当事人及当事人教会)的我们当持有的态度:
1. 不要大惊小怪:教会本来就不是完美的地方,基督徒包括传道人也不是完美的人,耶稣和使徒从未假设地上的教会不会有任何问题。
2. 不要幸灾乐祸:不要说风凉话,任何个别教会的问题,也是整个基督身体的问题。
3. 不要胡乱指责:大部分人所知道的资讯,只是根据媒体的报导,不要凭著有限的资讯作出过渡的推演和定论。然而,客观公平的评语仍是需要的,但须确保是根据可靠的资料,并用理性的态度来置评。
4. 不要根据一个错误就作"属灵判决"(贴标签):如定人为假先知、假冒伪善、异端等,有一些已经被证实是用宗教行诈的另当别论。
5. 冷静面对各方批评:教会丑闻出现一定会引起各界的批评,信徒不需要紧张,也无须一味地包庇教会,而应当理性地分辨这些评论是否客观公平,在有必要回应说明的时候才回应说明。
6. 不要否定犯错者所有的贡献:不要因为一件错误的事,就否决某人或教会过去已经作出的贡献。
7. 不要否定犯错者所有的教导:一个领袖跌倒不代表他的所有教导都该被拒绝。是否该接受某个教导的判断关键在于该教导是否符合圣经真理,而不是那教导是透过谁说出来的。即使是一个有美好见证的牧者,也不代表他所有的教导都是对的。
8. 应当引以为戒:发生在别人或别的教会的事,也可能发生在我们和我们教会身上,大家都需要谨慎、儆醒。
9. 应当对事件作深层反思:例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状况?这些事件反映出人或教会哪些隐藏的破口?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教会有哪些机制需要改进?属灵领袖应当如何保守自己陷入试探?……
10. 应当强化肢体的守望:人越有成就,能/敢指出其错误的人就越少,你的身边不要缺少敢指出你的错误的人。
11. 应当重新聚焦福音的核心:基督信仰之伟大,不是因为领袖伟大,而是所信的基督伟大。基督才是信仰永远的焦点。任何用伟大的领袖或成的教会作卖点的"福音"都会出问题。人的失败从某个角度确实有损基督教的见证,但也正是人的失败凸显了主恩的浩大,恩典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的。
12. 切勿带著过度乐观的期待:虽然我们希望人会从历史学教训,但我们也必须预备心,耶稣一刻尚未再来,此类丑闻会就重演。
13. 切勿过度悲观:纵然教会的丑闻会影响教会的形象和福音事工,但我们相信神在教会中的工作仍然通畅无阻地前进著。
14. 为教会和犯错的领袖祷告。
注:本文转自蔡颂辉网址,作者为神州华传宣教士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