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穆斯林,或会令人联想到伊斯兰极端主义者滥杀基督徒的画面。有差传工作者从历史角度分析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关系,引用《古兰经》指穆罕默德对基督教本是有善的,从而提出基督徒接触伊斯兰教徒有效方法和跨文化的策略。
穆罕默德对基督教友善
署名荆徒的浸信会资深牧师及差传教育工作者在香港浸信会差会期刊发文,指出伊斯兰教初期与基督教的关系时,引用莱利‧范德维尔福的研究,从《古兰经》5章82节穆罕默德曾敦促跟随者把基督徒当成朋友,可见穆罕默德比较接受基督教, 对基督教抱著友善的态度,只是后来对基督教管治理念倾向高压,并且扩张势力致使两教关系渐趋紧张。
莱利‧范德维尔福又指出,穆斯林在统治基督教地区十四个世纪,当中东正教和罗马天主教会仍然有空间发展,显示两宗教的教徒仍然互相尊重。
宣教态度 谦卑自重
时至今天,教会群体向伊斯兰教跨文化宣教,首要的态度是谦卑自重。荆徒表示, 基督徒传福音勿用救世者居高临下对异文化的群体。他又引用浸会大学宗哲系教授罗秉祥,谈到基督教伦理时提醒教会"圣经并没有毫无遗为人类面对道德问题提供直接的教导"。因此,基督徒向伊斯兰教传福音,重点是尊重对方信仰聆听 他们的想法,然后透过对话表达大家的信仰立场。
至于跨文化对谈的策略,荆徒提出五个建议,包括坚守真理、互相尊重、服侍社会、 避免争辩、真诚表达信仰立场。
坚守真理 互相尊重
教会群体与非基督教世界群体接触,重要基础既要清晰论述自己的立场,亦要走出理论象牙塔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
前斯里兰卡青年归主协会(Youth for Christ)全国总监费兰度(Ajith Fernando)强调,宗教多元主义正在冲击世界,基督徒必须将信仰回归到耶稣基督,以圣经真理辨析谬误,这不等于用绝对真理压在异教徒身上,而是本著上帝话语为传福音的重心。
此外,美国芝加哥柳树溪社区教会主任牧师比尔.海波斯(Bill Hybels)则表示,教会属于社会之中的公民社会其中一员,可以发挥个人同国家之间的角色,教会必须在社会上发挥贡献服侍社区,借此途径与世界对话改变人心。
对于后现代受到不同思潮影响,基督徒需要坦诚分享避免争辩。荆徒认为,后现代传福音策略已有改变,从前是先信主后归属,然后洗礼参加事奉;后现代却是先归属反信主,然后投入教会生活。
他指,后现代的人倾向感性,处事有弹性,所以教会群体需要用柔性的方法,彼此坦诚交流并非神学辩论,这样对伊斯兰教徒传福音较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