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領袖譴責「斷背山」獲金球: 對社會及青少年有大害

王永信牧師指出,才幹應當用於正道
soc_20060118_lee1.
李安導演的《斷背山》,講述1960年代美國懷俄明兩名牛仔之間長達20年的同性「戀情」。該片1月16日獲得第63屆金球獎四項大獎,但保守派基督教團體對此嚴厲批評。(法新社資料圖片)
華裔導演李安執導的影片「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1月16日獲得第63屆金球獎最佳劇情類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歌曲四項大獎,成爲本屆金球獎最大贏家,也被衆多媒體譽爲華人的光榮。不過,「斷背山」描寫1960年代美國懷俄明兩名牛仔之間長達20年的同性「戀情」,好萊塢對這樣一部影片大加青睞,招來了保守派基督教團體的激烈抨擊。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成員Janice Crouse指責説,好萊塢的「媒體精英」在評獎時只根據個人喜好與價值觀,罔顧民意:「這些(獲獎)影片沒有一部獲得過票房佳績。『斷背山』票房收入僅有2500萬美元。如果美國人並不看這些電影,那它們凴什麽得獎?」

每年1月頒發的金球獎,一向被視爲奧斯卡獎的「風向標」。保守派人士正密切關注奧斯卡獎這個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影獎項是否也將大力褒獎「斷背山」。奧斯卡獎各獎項今年的提名將於本週六截至,頒獎禮將在3月5日舉行。

好萊塢去年經歷了最近20年來最嚴重的票房下滑。《泰晤士報》在報道中指出,獲得最佳劇情類影片的「斷背山」在電影院内乏人問津,最新報出的票房收入只有3300萬美元,而作爲去年爲數不多的幾部票房大熱影片之一,《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摩衣櫥》至今已獲得超過2.5億美元的票房收入,這部影片更吸引了成千上萬平時甚少進入電影院的基督徒觀衆入内觀看。

America’s Straight Talk Radio的Stephen Bennett1月17日發表聲明説:「當好萊塢不斷推出破壞傳統家庭觀念、公然以扭曲、墮落的主題來鼓吹同性戀、變性、及其他形式的不道德性行爲,並爲此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時候,美國中部的人們最好加以警覺。」

「好萊塢暴露了它骯髒的計劃。毫無疑問,它準備將美國改變成一個同性戀國家。」

導演李安曾於2001年以「卧虎藏龍」一片首次獲得金球獎最佳導演,這次再度獲獎,他在慶祝會後接受訪問表示別有一番感受:「上次是代表台灣,而今次就以美國片獲獎,而且這部片題材挑戰美國傳統,獲獎更是十分難得!」

一直以來致力於發動北美華人教會維護傳統婚姻道德觀的大使命中心會長王永信牧師,則對李安以一部同性戀題材影片獲獎的消息表示了惋惜:「我是覺得很可惜。現在很多有才幹的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不是按照一個正義和道德的立場,而是迎合今天的潮流、迎合今天世代的風氣來做事,爲了出名、賺錢。他們這些出品——比如『斷背山』這些出品,我覺得對於社會的風氣、特別是對於青年一代,有很大的害處,我覺得很可惜。」

「李安導演,他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但很可惜這個才幹沒有正用。爲了迎合時代、迎合現代人的口味做出這部影片來,破壞力很大。我覺得很可惜。我不贊成。」

王永信牧師又指出,其實美加兩國贊成同性婚姻的人是少數,但電視報紙等傳媒都同情他們,替他們講話,最後演變成少數領導多數的局面,而這也解釋了爲何票房冷淡的電影卻獲得大獎。「在民主國家裏面,卻由少數人當政,這是很可惜的現象。」

影音使團美國執行董事葉祖堯則表示,「斷背山」此次得獎,一方面可能因爲李安導演電影手法精湛,但另一方面也是整個社會風氣出現問題的結果。觀衆需要具備成熟度,正確看待電影表達的主題,不應受到獎項的影響。他説,同性戀是不符合聖經教導的行爲,基督徒絕對不應贊成,並可透過影評等方式來表達意見。

「斷背山」由於題材敏感,美國各地已有一些電影院禁止該片上映。三藩市灣區華人基督教機構「傳統家庭促進會」正計劃召開記者會並發起系列行動,向華人教會及傳媒宣傳這部影片對家庭的破壞性。


相關文章:

2006-01-18 「斷背山」——破壞家庭的電影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