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开始对中国展开5天访问的布道家路易•包乐博士,19日晚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他在会上介绍了即将与一名中国官员共同出版的新书,也谈到此次访华对宗教自由问题的感想。
他说,他相信中国人民比外界所想象的享有更多的宗教自由。他能在教堂自由地讲道,也看见看到几个公开售卖基督教书籍的书店。他表示会尽力让人们知道,中国人的宗教自由状况其实比他们想得要好。
包乐认爲一些有关中国宗教逼迫的新闻并不属实,而"西方国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将逼迫解释成中国政府有系统的压制,但这可能只是地方政府的单独行爲,也可能是未经证实的谣言"。
他又提到,他有一次向一名年轻的中国牧师询问有关宗教自由的问题,这名牧师很生气地告诉他,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关于他们如何受逼迫的报道,而是告诉人们更多的圣经和基督教书籍被印刷、并分发到信徒手中的报道。
今年5月,包乐在访问中国时与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啓正见面,从此两人就宗教、哲学、科学等话题进行了一系列谈话。他们计划将这些对话在明年结集出版,以《一个无神论者和基督徒之间的友好对话》为题,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发行。据路易包乐布道团主席罗耐特博士透露,包乐博士在谈话中给出了很多基于福音派信仰的回答,也表示科学与宗教信仰没有冲突。当赵啓正说自己不相信任何未经实验室证明的东西时,包乐回答他说,他自己就是证明上帝存在的实验室,并与他分享一个人如何能经历神。
路易包乐布道团将《一个无神论者和基督徒之间的友好对话》看作将影响全球许多人的有力工具,中国政府也表示,他们希望让全国数百万读者看到这本书。
包乐博士以此为例,鼓励外国人更多地访问中国、建立友好的国际关系、从而澄清误解。他还认爲中国未曾登记的地下教会应向政府登记,公开表达他们的信仰,防止进一步的误会产生。他在记者会后与本报作的访问里说,他生在阿根廷,从前在阿根廷也经历了与中国类似的情形,但"作爲一名爱中国的主内弟兄,……我想劝这些教会在政府登记,让大家看见中国的基督徒能公开分享他们的信仰"。
不过,不少民权人士和家庭教会人士对美国总统布殊及包乐博士透过官方三自教会来了解中国教会表示不以爲然,称他们应该到家庭教会看一看。总部设在美国德州的对华援助协会主席傅希秋牧师则说,包乐博士受到了中国政府片面宣传手段的蒙蔽。他指出掌管缸瓦寺教堂和其他所有官方基督教会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是一个披著宗教外衣的权力组织,他们存在的目的并非保护宗教,而是控制宗教。到目前爲止,还在替政府打压家庭教会"。
他又表示"到底有没有迫害,要让事实説话",而对华援助协会的办公室里就有大量关于中国政府迫害家庭教会信徒的第一手资料。"去了一个官方教堂,聼了一场为总统精心炮制的讲道,就说中国有宗教自由,这非常可笑!"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