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市民为争取特首普选而发起的公民抗命"占领中环"行动已持续数天,被称为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民主运动,登上了全球的新闻头条。对于基督徒如何看待"抗命",香港宣道会的萧寿华牧师撰文指出,各人应凭良心判断,行公义,同时不要论断其他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人。
萧牧师指出,圣经的教导是"基督徒基本上应是守法的公民,因为地上政权是神所命定的",然而"当政府违背了保障生命、维护公义的天职时,信徒应当反抗,特别是当政府要求人民效忠它如效忠至高的神灵权威",例如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就违背了尼布甲尼撒命令,不去敬拜金像。因此,对于应该或不应该抗命,基督徒必须考虑到,"怎样程度的不义才构成合理的抗命",不会随意违法。
在"占领中环"行动的处境中,其目的是要争取在2017年举行的行政长官普选,运动发起人计划,"假如有关方面漠视公民的民主诉求,提出不符合国际普选标准的选举方法",他们会在适当时间进行包括 "占领中环"的公民抗命。萧牧师认为,在政改咨询期中,正如争取民主的政界及法律界人士对行政长官普选所谓"普及而平等"的标准有不同的判断,同样地在政制上谋求公义的基督徒,对于是否在这时期参与抗命行动,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抉择。他希望基督徒要知道"占中"并不是一次绝对性对公义的诉求。
萧牧师表示:"因此,某些基督徒若不选择参与占中,并不表示他们不寻求公义;而另一些因著良心的判断,认为这是可以无亏地寻求公义,也清楚没有其他合法的途径可以表达诉求,他们可以按良心诚实而行,但却不可论断别些不参与的人。"
萧牧师更表明,"倘若有会友因占中而被捕,教会并不会因而排斥他们,且当在具体行动上表达关怀与爱护。"
最后,他再次呼吁信徒"各人按自己的良心判断,也当彼此尊重,不作恶意的批判,同心寻求在不同的岗位上作主的见证。"
香港大部分教会和牧者对于连日的"占中"行动表示高度关注。当市民在街上日晒雨淋,并且面对警察的驱赶与催泪弹攻击的时候,邻近的教会也纷纷打开门去支援他们。在铜锣湾闹市占中现场附近的中华基督徒教播道会同福堂在深夜仍开放"让疲累的可以来歇,渴的可以来喝水,需要上厕所的可以来"。很多牧者也呼吁为香港的未来祷告,深信神在危难暴风雨中,祂仍坐著为王。
由于"占中"行动造成交通瘫痪,大量商店、金融业务、学校及政府部门的运作连日来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得停工停课。明日十月一日是中国国庆,香港有一天的公众假期,本来全城会欣赏一年一度的烟花汇演庆祝,但亦因"占中"行动而临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