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應否「抗命」?牧者籲憑良心 行公義 勿論斷

2014_0930_hkprotest
2014_0930_hkprotest 路透社

香港市民為爭取特首普選而發起的公民抗命「佔領中環」行動已持續數天,被稱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境內最大規模的民主運動,登上了全球的新聞頭條。對於基督徒如何看待「抗命」,香港宣道會的蕭壽華牧師撰文指出,各人應憑良心判斷,行公義,同時不要論斷其他以不同方式表達的人。

蕭牧師指出,聖經的教導是「基督徒基本上應是守法的公民,因為地上政權是神所命定的」,然而「當政府違背了保障生命、維護公義的天職時,信徒應當反抗,特別是當政府要求人民效忠它如效忠至高的神靈權威」,例如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就違背了尼布甲尼撒命令,不去敬拜金像。因此,對於應該或不應該抗命,基督徒必須考慮到,「怎樣程度的不義才構成合理的抗命」,不會隨意違法。

在「佔領中環」行動的處境中,其目的是要爭取在2017年舉行的行政長官普選,運動發起人計劃,「假如有關方面漠視公民的民主訴求,提出不符合國際普選標準的選舉方法」,他們會在適當時間進行包括 「佔領中環」的公民抗命。蕭牧師認為,在政改諮詢期中,正如爭取民主的政界及法律界人士對行政長官普選所謂「普及而平等」的標準有不同的判斷,同樣地在政制上謀求公義的基督徒,對於是否在這時期參與抗命行動,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抉擇。他希望基督徒要知道「佔中」並不是一次絕對性對公義的訴求。

蕭牧師表示:「因此,某些基督徒若不選擇參與佔中,並不表示他們不尋求公義;而另一些因著良心的判斷,認為這是可以無虧地尋求公義,也清楚沒有其他合法的途徑可以表達訴求,他們可以按良心誠實而行,但卻不可論斷別些不參與的人。」

蕭牧師更表明,「倘若有會友因佔中而被捕,教會並不會因而排斥他們,且當在具體行動上表達關懷與愛護。」

最後,他再次呼籲信徒「各人按自己的良心判斷,也當彼此尊重,不作惡意的批判,同心尋求在不同的崗位上作主的見證。」

香港大部分教會和牧者對於連日的「佔中」行動表示高度關注。當市民在街上日曬雨淋,並且面對警察的驅趕與催淚彈攻擊的時候,鄰近的教會也紛紛打開門去支援他們。在銅鑼灣鬧市佔中現場附近的中華基督徒教播道會同福堂在深夜仍開放「讓疲累的可以來歇,渴的可以來喝水,需要上廁所的可以來」。很多牧者也呼籲為香港的未來禱告,深信神在危難暴風雨中,祂仍坐著為王。

由於「佔中」行動造成交通癱瘓,大量商店、金融業務、學校及政府部門的運作連日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不得停工停課。明日十月一日是中國國慶,香港有一天的公眾假期,本來全城會欣賞一年一度的煙花匯演慶祝,但亦因「佔中」行動而臨時取消。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