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愛與和平紥根香港 基督教界人士響應聯署促政府回應訴求

雨傘運動
雨傘運動

「和平佔中」三位發起人戴耀廷教授、陳健民教授和朱耀明牧師昨午到中區警署自首,表示願意履行公民抗命責任,表示對法治的尊重,願意承擔刑責。陪同自首者還有天主教香港教區陳日君樞機,另60多位巿民亦現身自首。

20位社會人昨日(3日)發起《發展公民社會 承傳民主運動》聯署,表示「尊重佔中三子決定於12月3日自首,並相信三子的決定並非離棄民主或雨傘運動參加者,而是希望將運動帶入另一個階段,繼續在社區深耕細作,延續雨傘運動的精神。」

聯署文表示佔中體現了學生、青年及不同階層的巿民對民主的堅持,對社會的承擔及對和平的執著,他們相信以「愛與和平爭取民主」的信念已在香港紥根。聯署又不滿政府沒有回應社會對民主的訴求,反嘗試以警權終止佔領運動,並譴責部分團體及人士不斷攻擊民主運動並挑起仇恨,促政府回應社會對民主的訴求。

廿位發起人中不乏基督教界人士的聲音,當中有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長袁天佑牧師、「基督徒支持民主政改」成員邱祖淇、中國神學研究院教授江丕盛等教內人士。

截至4日凌晨1時許,185人參與聯署,當中不乏教牧及傳道人,聯署牧師包括王少勇、Lo Wai Ki、王震廷、王家輝、蔡揚眉、餘劍雲、choi wai nan、YUEN WAI CHUN,傳道人包括楊軍、Chien Kwok Wai、盧家輝、Dawn Hau、李健文、李弘遠、黃卓風等。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