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武漢80歲老建築基督教救世堂面臨被拆、湖北安陸百年福音堂因久經風雨面臨隨時倒塌、山西忻州福音堂在創立百年後也面臨拆毀改建為佛教修養聖地之後,又一座百年老教堂遭遇相似困境——廣州城區荔灣區金花街蘆荻西50號的基督教萬善堂。
國內教界媒體《基督時報》的《又一老教堂失修倒塌 百年老堂為何總是風雨不斷?》一文,向信徒發問「到底為何這些一座座的百年老教堂總是風雨不斷?而作為這個時代的基督徒面對於此,我們除了唏噓、除了禱告,又能具體做些什麼?」
文章指出,「這些分散於全國不同省市的老教堂大多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文物價值,而且很多都成為當地歷史的見證,但卻不少老教堂都有面臨著拆除或重建的危機。」
今年3月底,位於武漢的「優秀歷史建築」之一的「救世堂」面臨危機,業主單位和開發商以騰地開發為由向市房管局申請,要求將教堂拆除後「旋轉90度挪位重建」聲稱消除老建築的安全隱患。幸虧當地大學的五位專家從不同角度論證後一致投出「反對票」,「救世堂」才免於被拆。
今年上半年發生的山西忻州福音堂的際遇更是由於其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而引起更多學者和社會的關注。山西忻州福音堂百年之前由英國浸禮會著名傳教士李提摩太等人所建,百年來見證歷史風雨,當地著名的歷史文化遺跡。李提摩太是將馬克思主義介紹進中國的第一人,也是山西大學創辦人之一。作為李提摩太、邸牧師等教會人員住所的教堂配套建築,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為日軍當地最高司令官的住所;1948至1966年間,又成為中共晉中一地委(後稱忻縣地委)和專員公署的辦公室。前國家領導人華國鋒當年也在這裡活動過。不僅山西,就是在全國,能夠見證多個歷史時代的遺址也不多。
本應重點保護的文物,但當地或將百年福音堂拆毀改建為佛教休養勝地。當時消息傳出之後,石衡潭、趙曉、何光滬、查常平等全國13位文化教育界人士聯名簽署建議書,呼籲陝西省文物局、宗教局、旅遊局和忻州香相關部門「尊重歷史文化遺跡,救救百年福音教堂」。
最後文章引用「尊重歷史文化遺跡,救救百年福音教堂」活動發起人之一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石衡潭博士的呼籲,指出這時代的基督徒有著不可旁貸的責任。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
-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鑑於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國近日鎖定了十個主要在亞洲的重點關注國家,並作出承諾透過積極外交捍衞宗教自由這一寶貴人權。
-
香港基督教團體聯署反對「同性伴侶關係登記」
香港《同性伴侶關係登記條例草案》7月23日於立法會委員會審議,遭多個政黨強烈反對。性文化學會、明光社等多個基督教團體亦透過不同渠道向當地政府發聲。
-
書展新書《我和我的孩子怎麼了》 青年主角現身分享網絡沉溺重生實錄
青少年網絡沉溺問題持續受到社會關注,香港基督教服務處7月17日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有Say廣場」舉辦分享會,邀請過來人現身説法,並請來精神科醫生分析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
-
韓國最新民調: 8成受訪者不信「同性戀是天生的」
韓國研究機構「輿論」 新近完成一項性少數羣體認知度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同性戀取決於社會環境和個人選擇決定的,而非「生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