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視察巴基斯坦地震災區,鼓勵災民建立美好未來

救援資金仍舊短缺,重建會議將於19日舉行
災難發生1個半月後,國際各界對南亞地震災區的救援工作仍在繼續進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今日(11月18日)在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的陪同下前往克什米爾災區視察,並鼓勵災民在國際社會幫助下建立更美好的未來。

雖然救援人員陸續在災區搭建了许多大型帳篷營給災民居住,但重建工作必須的援助資金仍有很大一部份沒有到位,導致災民安置進程緩慢。安南説,巴基斯坦地震是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必須面對的最大的人道悲劇之一:很多災民至今無家可歸,雖然嚴冬一天天逼近,還有不少人滯留在深山,目前必須採取緊急行動。

11月19日,安南將出席在伊斯蘭堡舉行的巴勒斯坦地震災後重建國際會議。聯合國指出,救援和重建工作共需要52億美元,而目前巴基斯坦只得到了20億美元的救援保證,其中大部分是用於近期的緊急救援工作。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則感謝國際社會在地震發生之初作出的緊急反應,但他表示,重建計劃所需的資金被很多人所忽略,他們目前只得到了不到3億美元的重建資金。

在得到援助的災區,來自國際各界的救援機構正與地方當局一起為災民提供更好的安置。世界宣明會的救援人員趕在冬天降雪前為災民提供帳篷、被褥和取暖設施,並計劃為此次地震中受創最重的巴基斯坦兒童建立20個「兒童友情天地」。宣明會又表示,他們將停止搭建臨時住所,而是將精力集中在避寒所和長久居所方面。同時,來自宣明會各間分會和其他基督教機構的醫療隊伍也不斷向災區派出工作隊,補充災區非常缺少的醫療力量。

雖然巴基斯坦拉哈爾東北部13日因賭博事件引發了基督徒與回教徒之間的衝突,導致1,500回教徒焚燒兩間教堂、鎮内的學校、學生宿舍及傳教士住處,「敞開的門」(Open Doors)仍然呼籲基督徒災民及救援人員在地震災區與「穆斯林鄰舍們」分享一切救援物資。「敞開的門」正向災區運送帳篷、衣物、藥品等必須品,他們表示「這是巴基斯坦基督徒傳揚耶穌之名的最好時機!……我們生活在鎮壓下的弟兄姊妹們能成爲黑暗中的基督之光」。

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本月16日公佈了最新地震死亡統計數字。他表示地震共造成7萬3千人死亡,受傷人數與此大致相當,地震還造成40萬所房屋倒塌,280萬人無家可歸。

但聯合國警告説,隨著冬季的到來和氣温驟降,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裏可能還會有數千名地震倖存者死亡。當地冬季會有高達10吋的積雪,氣温也將降至華氏零下68度,專家估計若救助不及時,嚴冬造成的死亡人數將和直接死於地震的人數相當,兒童面臨的處境尤其危險。救援人員説,目前一些海拔較高的難民營營地已經開始降雪,救援工作目前正處於機不可失的關鍵時刻。
  •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印尼Arise領袖高峯會啟動 呼籲Z世代投身普世宣教

    為期四天、旨在動員亞洲新一代基督徒領袖投身普世宣教的「Arise領袖高峯會」(Arise Leadership Summit)於週一在印尼開幕。開幕式以多彩的文化慶典、敬拜,以及以「亞洲興起為宣教力量」為主題的專題演講拉開序幕。

  • 從聖經看21世紀門訓契機 牧者籲華人教會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舉行的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上,於宏潔牧師向與會牧者發出呼籲:華人教會應當把握門徒培訓與屬靈傳承的契機,讓下一代信徒成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榮牧師北美告別音樂之旅:一生使命 終極獻禮

    兩年前(2023年),83歲的唐崇榮牧師在美國舉行他最後一次告別福音佈道會,並許下承諾:若再踏上美國土地,必將攜印尼音樂家同行。2025年7月,從印尼腹地到日本東京,再橫跨北美大陸,這一承諾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圓滿實現。

  • 使命營商推動者分享:營商宣教締造機會 福音轉化得著社區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辦的「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上,資深商界人士葉青華分享了商業與宣教的結合之道。擁有30年跨國營商經驗的他,曾在中國香港、比利時、日本和美國等地工作,深入探討了商業活動在神國度中的獨特角色及其對宣教的影響。

  • 十年體悟:一位牧師從規律運動中構建的「運動神學」

    現代人生活在一個屏幕主導的時代,久坐不動是常態。大衞·馬西斯牧師(兼作家)經過十年規律運動與靈性默想,開創性地提出「運動神學」——基督教的運動觀。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暫譯《運動神學簡論》)將聖經智慧與現代運動科學相融合,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