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一部世界史》,这本书的作者科尔兰斯基通过文字告诉我们,整个世界的历史从食盐开始。种族部落间的屠杀、版图的改变和技术的进步皆因盐而起。在当时只有天然结晶盐的环境下,盐,意味著生存,意味著权力。而随著后来海水晒盐技术的发展,盐一夜之间失去了原有的魔力。令我们感兴趣的是与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石油。对于当今整个世界经济来说,石油就是曾经演绎世界历史的盐的翻版。
进入2007年11月份,国际油价仍然大幅飙升。月初受供应忧虑、地缘政治、投机基金以及美元走软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继续屡创新高。之后,美元持续走低,全球原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投机活动持续旺盛。原油价格上涨至接近100元美元/桶大关。受此影响,OPEC增加其石油产量,使得油价在11月底有所下降。让经济界人士终于松了口气,如果石油价格始终是徘徊在高位运行的话,那么对于我们在美国民众而言,将有开支绝对放大的危险。
因为我们知道现如今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处于3.5元每加仑附近,而这些成品油就目前而言所用的还是库存油。一旦这些油被用完,那么很快国际原油价格的高位效应将被完全的体现出来。这两种价格的波动一般是相差一年半载左右的时间,根据这一原理油价如果再次向上突破的话,那么届时所带来的风险将远远大于目前次贷所带来的危害。从第一季的原油价格50元/桶左右攀升到现在大约90元/桶,粗略计算上涨了8成左右,而成品油的油价在被控制的范围之内只涨了3成左右。油炼厂暂时还没有同步提升油价的意向,他们期盼原油价格有走低迹象。而期货市场上也同时体现出石油价格确实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也就是油价的攀升还有波及到整个市场经济的原因之一。
纽约12月7日电,在前一交易日大幅反弹之后,国际油价7日回落,重新跌至90美元之下。 OPEC秘书长巴德里明确表示,目前全球石油并不存在短缺问题。油价高企不是供需问题。然而为防止油价再次冲击100元美元的关键水准,部分OPEC成员国目前正在考虑再会上支持每日至少增产原油50万桶。在投资界能源投资的系列方案早被提到日程上来,更多有远见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著手于对石油能源的投资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从石油目的地的勘探到开采和利用,已经形成一条有较大利润来源的能源投资链。股神巴菲特早已选择和投资了在中国香港股市中上市的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并已获得了巨大利润。
而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才能参与这条投资链中,分享其中的利润呢?本栏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投资能源专案的管道,以方便投资者从中找到自己的投资工具。一般而言在选择投资工具时,首先考虑到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大小。
本栏将竭尽所能为大家分析其间的区别:
1.通过对期货、股票交易来进行投资。此类投资注重被投资公司的基本运作方式及市场价格波动,属于间接投资风险较大,利润收益无法明确确定。
2.透过购买类似基金如:能源基金等。来进行投资,此类的投资关键在于基金操作手法和方式,属于间接投资,风险系数较小,利润收益率也较小。
3.直接选择石油公司旗下能源开发的原始投资,此类的投资方向较为明确,既有深海石油勘探和开采,也有内陆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由于能源公司特别是些大公司的运作已经全部程式化了,从勘探到开采及销售已经形成一条龙式的生产管理线。这对投资者的利润提供了最为有效的保障。是属于直接投资,参与此类投资活动的投资者同时可以享受各项免税好处。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管道,作为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大家,最为让人关注的是巴菲特在前不久已经全面抛售了中国石油(香港)的股票。如果以基期投入成本来测算,其投资收益率应在700% 以上,总共花费了四年的时间。他的抛售行为也为我们广大的投资者提了个醒,虽然我们可以准确的分析出投资工具中的利与弊,就其石油而言也确实是值得长期投资的较好品种。为此选择好的投资工具和介入时机就值得仔细考虑和斟酌了。
雷端剑
510-366-4466
加州投资理财顾问
2007年12月7日
本栏声明:以上内容纯属本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
-
可持续宣教研讨会:"关系优先"成21世纪新模式
"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传联会罗兆麟牧师指出华人教会半世纪宣教迷思:追求数字、各自为政,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他疾呼"关系"才是永续关键,强调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连结,翻转传统量化思维。
-
全球华人宣教会议线上举行 聚焦21世纪门训与契机
第五届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于2025年7月6至12日举行,今年以"华人教会的门训与契机"为主题,涵盖儿童与青少年事工、长者、圣经研读、保罗书信、启示录及现代科技(如AI)等多个面向。会议由马来西亚圣经神学院海外校友会所设立的"信望爱宣教动员中心"主办,为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五届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宣教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