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救灾队 台湾接力医疗行动展开

10月8日,7.6级强震在巴基斯坦、喀什米尔及印度交界地区造成惨重伤亡,估计约有8万人丧生。台湾救助协会随后在一星期内,分别透过亚洲福音会及印度宣教协会,捐赠了7.5万美金,让他们在地的工作人员能展开第一线的紧急救助。此外,台湾一些教会支持的宣教团队已在离灾区不远处有些服事。他们表达非常需要协助,期望台湾过去的救助经验可以给予指导。

紧急会商 同赴勘灾

10月17日,救助协会在与台中策略联盟、台北灵粮堂、展望会等教会及福音机构,共同紧急会商后,决定共组勘灾小组,前往灾区,了解当地团队实际救援状况及评估台湾教会可能投入的救助行动。10月底,台湾教会界一批同工前去勘灾,一行人包括展望会三位同工、灵粮堂叶岭楠牧师、路加团契成树人医师、救助协会两位同工等,在26日的清晨踏上了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马巴德。

根据急难救助部主任曹圣和的描述,近8万多人死亡的震灾,形成机场出口人人举牌昂首寻亲的画面。他们将几百公斤的物资与简单行李放在车顶,在首都附近了解部分灾情,并探视当地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基督村",然后搭车到达接近灾区的工作总部。路程中80%的房舍毁损,再往上的区域,道路无法通行,是极为严重的灾区,只能以直升机空投物资与载运伤患的方式持续救援。

来自China的爱心医生

在听取当地同工针对异文化地区的工作简报后,他们更多了解在回教国家基督徒的困境。当细察村落状况、访视当地居民之后,他们发现当地医疗资源相当缺乏,短短四天的试探性义诊就有400多人求医。此外,回教村落用来祷告的扩音器喇叭,不断广播有来自"China"的爱心医生。整个勘灾行程,随著医疗的安排而拓展,当成医师认真看诊的同时,他们当地的同工也积极关怀居民的需要。最后负责震灾的军方要求他们为当地提供至少三个月的医疗服务。目前勘灾队伍唯一的医师成树人弟兄,因当地强烈需求而继续留下三个星期。除继续看诊外,也为未来进驻的医疗队做衔接的规划。

巴基斯坦救灾紧急医疗队招募

11月1日勘灾队回到台湾,救助协会已决定立即征召医护人员派遣医队,以接力的方式在未来三个月里进入灾区持续医疗行动,希望使当地同工透过此次震灾,敲醒钗h人的心灵,走出忧伤的困境。路加传道会将与基督教救助协会共同统整,确定派队时间自11月18日至明年1月31日。每队需要一名医生及一名护理人员。另外,医疗队目前也亟需药品上的支援。

  • 从圣经看21世纪门训契机 牧者吁华人教会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从圣经看21世纪门训契机 牧者吁华人教会培育在地宣教力量

    在近日举行的全球华人宣教(网络)会议上,于宏洁牧师向与会牧者发出呼吁:华人教会应当把握门徒培训与属灵传承的契机,让下一代信徒成为在地的跨文化宣教士。

  • 唐崇荣牧师北美告别音乐之旅:一生使命 终极献礼

    两年前(2023年),83岁的唐崇荣牧师在美国举行他最后一次告别福音布道会,并许下承诺:若再踏上美国土地,必将携印尼音乐家同行。2025年7月,从印尼腹地到日本东京,再横跨北美大陆,这一承诺在七座城市的盛大巡演中圆满实现。

  • 使命营商推动者分享:营商宣教缔造机会 福音转化得著社区

    在Hope for Next Generation主办的"2025可持续宣教研讨会"上,资深商界人士叶青华分享了商业与宣教的结合之道。拥有30年跨国营商经验的他,曾在中国香港、比利时、日本和美国等地工作,深入探讨了商业活动在神国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对宣教的影响。

  • 十年体悟:一位牧师从规律运动中构建的"运动神学"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屏幕主导的时代,久坐不动是常态。大卫·马西斯牧师(兼作家)经过十年规律运动与灵性默想,开创性地提出"运动神学"——基督教的运动观。其新著A Little Theology of Exercise(中文暂译《运动神学简论》)将圣经智慧与现代运动科学相融合,为基督徒提供了一套身心合一的健康实践指南。

  • 新基因工程技术诞"三人DNA婴儿"用人类胚胎实验引伦理争议

    近日一项基因工程技术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学家和基督教伦理方面的的担忧。英国使用三人的DNA创造婴儿以预防致命的遗传性疾病,据悉过去五年内已有8名"三人DNA宝宝"出生——除父母DNA外,这些婴儿身上还会有0.02%来自另一位女性的遗传物质。